10、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A.139.67%
B.39.67%
C.71.60%
D.129.52%
第1题:
某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10%,职工人数减少10%,则( )。
A.职工人数指数为90%
B.产量指数为99%
C.产量减产1%
D.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 10%
E.产量指数为100%
第2题:
第3题:
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第4题:
第5题:
某企业为了反映其所属各车间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综合变动情况,则需要编制()。
第6题: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第7题:
平均指标指数包括()。
第8题: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含义及其相关关系。
第9题:
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第10题:
关于指数分析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1题:
指数分析法是根据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必然联系的关系,来分析总量指标变化受其影响因素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换算周转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平均人数指数,这套指数体系中包括3个指数
职工平均人数为数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质量指标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在基期
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基期
第12题: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固定构成指数=可变组
结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可变组成指数
第13题:
A、减少3%
B、增加7%
C、增加10%
D、减少6.7%
第14题:
在平均指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平均数指数
第15题:
第16题:
某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10%,职工人数减少10%,则( )。
第17题: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各因素指数的关系表现为()。
第18题: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第19题: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为130%,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0%,则工资水平固定构成指数为()
第20题:
职工总体总平均工资指数增长3.5%,固定构成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变动()
第21题:
劳动生产率的可变构成指数是用以说明劳动生产率总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数。
第22题:
职工人数指数为90%
产量指数为99%
产量减产1%
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10%
产量指数为100%
第23题:
17%
144.44%
117%
第24题: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固定构成指数=可变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可变组成指数
固定构成指数=可变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