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铁路工程在黄土地区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3题:
冻胀与翻浆是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病害。
第4题: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冻土详勘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
第5题:
某引水渠道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擦,应沿渠道中心线布置勘探坑、孔,各勘探点间距为()。
第6题:
9.5m
12.5m
15.5m
18.5m
第7题:
第8题:
路堤高度不宜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
路堤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
季节冻土地区,路堤高度不宜小于当地路基冻深
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
第9题:
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
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小于2倍开挖深度
基坑勘探点间距,可在15~25m内选择
基坑勘探点数量不宜小于3个
第10题:
阐明冻土的不良地质问题,并进行冻土工程地质评价
地基土在冻结融沉过程中的冻胀、融沉情况和水稳性能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冻土不良地质现象与工程建设的互相影响及危害程度
第11题:
季节性冻土的勘探深度必须超过年最大冻结深度
多年冻土地带的路基工程的勘探深度不应小于2~3倍的天然上限深度
多年冻土地带的中桥与大桥的地基勘探深度不应小于15m~20m,而小桥和挡土墙不应小于10m~15m
多年冻土地带的隧道勘探深度必须达到洞底标高以下相当于1.5倍的天然上限深度
第12题:
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
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
第13题:
第14题:
基础的埋深应大于()m,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地基土具有冻胀性时应大于土壤的标准冻结深度,在多年冻土地区应遵照相应规范。
第15题:
按"公路勘察规范",公路路基初勘应包括()。Ⅰ.工程地质选线Ⅱ.一般路基Ⅲ.高路堤Ⅳ.陡坡路堤Ⅴ.深路堑Ⅵ.支挡工程Ⅶ,河岸防护工程Ⅷ.改河工程Ⅸ.小桥涵Ⅹ.互通式立交()
第16题:
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第17题:
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阶段应达到什么深度要求?
第18题:
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5m
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
应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
勘探以钻探为主,辅以物探验证
第19题: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
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Ⅱ、Ⅲ、Ⅳ、Ⅴ、Ⅵ
全部十项内容
第20题:
勘探孔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3倍,且不应小于5m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有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当在规范规定的深度内遇到厚层碎石土或基岩时,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调整
第21题:
路基填料宜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
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
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宜采用设置工业隔热材料、热棒等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采用控制融化速率和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时,路堤高度不宜小于1.5m,但也不宜过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应采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
勘探深度及取样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评价的需要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勘探深度应至全部湿陷性土层底面
黄土隧道勘探孔宜布置在中心线两侧5~7m处,孔深应至路基面以下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