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3-1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 4m×2. 4m,柱截面尺寸为0. 4m×0. 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向力为F = 700kN,力矩M = 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105kN · m B. 145kN·m C. 185kN·m D. 225kN·m

题目
如图3-1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 4m×2. 4m,柱截面尺寸为0. 4m×0. 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向力为F = 700kN,力矩M = 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105kN · m B. 145kN·m C. 185kN·m D. 225kN·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 8. 2. 7 条第 3 款计算,
更多“如图3-1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 4m×2. 4m,柱截面尺寸为0. 4m×0. 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向力为F = 700kN,力矩M = 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0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t=1.43N/mm2),抗浮设计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6.试问,承台抵抗柱A冲切时,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650
    B、5050
    C、5780
    D、66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7条规定,当冲切时距离可采用5m,所以



    满足



    根据式(5.9.7-1)计算,承台冲切承载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某高层建筑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柱网反寸为8.7m ×8. 7m,柱横截面为1450mm×1450mm,柱下为交叉基础梁,梁宽为450mm,荷栽效应基本组合下地基净反力为400kPa,设梁板式筏基的底板厚度为1000mm,双排钢筋,钢筋合力点至板截面近边的距离取70m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计算距基础梁边缘(板的有效高度)处底板斜截面所承受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下列何值?
    (A) 4100kN
    (B) 5500kN
    (C)6200kN
    (D)6500kN


    答案:A
    解析:
    【解答】

  • 第3题:

    如图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4mX2.4m, 柱截面尺寸为0.4mX0.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竖向力为F=700kN,力矩M=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某建筑物基础承受轴向压力,其矩形基础剖面及土层的指标如图3-4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1.5m×2. 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38kPa B. 143kPa C. 148kPa D. 153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5条,即 fa=MbYb+mdYmd+mccK。查表5.2.5 得,Mb=0.61,Md=3.44, Mc =6.04;基底以下土的重度y= 18 - 10 = 8kN/m3 ;基础底面宽度b= 1.5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ym= (17. 8 + 8×0. 5 )/1. 5 = 14. 5kN/m3,基础埋深d= 1.5m, ck =10kPa;代入以上数据得:fa=0.61×8×1.5+3.44×14.5×1.5+6.04×10= 143kPa。

  • 第5题:

    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地面尺寸2.0m×2.0m,高0.5m,有效高度0.4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MPa),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作用竖向力F,偏心距0.12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承载力的验算要求时,基础顶面可承受的最大竖向力F(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设计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980kN
    B、1080kN
    C、1280kN
    D、1480kN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式(8.2.8-3)及图8.2.8(a),基底最大净反力为:


  • 第6题:

    某承受轴心荷载的柱下独立基础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该基础可承受的最大冲切力设计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43N/mm2,基础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50mm)(  )


    A. 1000kN
    B. 2000kN
    C. 3000kN
    D. 4000kN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规定,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Fl≤0.7βhpftam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0.8-0.05-0.01=0.74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等于柱宽,即at=0.6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地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ab=0.6+2×0.74=2.08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am=(at+ab)/2=(0.6+2.08)/2=1.34m。
    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
    代入数据,则最大冲切力设计值为:
    Fl=0.7βhpft4amh0=0.7×1.0×1430×4×1.34×0.74=3970kN

  • 第7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设bl为1.4m,试问,基础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223 (B)234 (C)238 (D)248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在该工程中,经静载荷试验测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和8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最接近于(  )kN。

    A.429.3
    B.515
    C.575
    D.618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Q第Q.0.10条第6款规定,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桩台,取最小值。
    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830+865+880)/3=858.3kN;
    极值为:880-830=50<858.3×30%=257.5kN;
    故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a=858.3/2=429.15kN。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9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定黏性土层的下卧层为基岩。假定基础只受轴心荷载作用,且b1为1. 4m;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附加压力值po为150kP。试问,当基础无相邻荷载影响时,基础中心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s(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取至基岩顶面。
    (A)21 (B)28 (C)32 (D)34


    答案:A
    解析:

  • 第10题:

    某门式刚架单层厂房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与水平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基础底边长l=1.6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混凝土短柱顶面上的竖向荷载为Fk,水平荷载为Hk。该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底面以上土与基础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0kN/m3。其他参数均如图中所示。


    假定基础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5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19.3kPa,基础底面边长b=2.2m。则基础Ⅰ-Ⅰ剖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45
    B. 55
    C. 65
    D. 75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尺寸为12m×50m;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应力为325kPa,地基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规定,计算地基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试问,所需的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B

    10°

    C

    20°

    D

    23°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矩形平面基础,平面尺寸为2.5m×2.5m,柱尺寸500mm×500mm,基础所受净反力设计值为200kN/m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求柱边处基础板的弯矩设计值(取整数)。()
    A

    150kN·m

    B

    170kN·m

    C

    163kN·m

    D

    183kN·m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第8.5.16条。

  • 第13题:

    某建筑物基础承受轴向压力,其矩形基础剖面及土层的指标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1.5mX2.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某场地自0~5m为均质黏性土,Es=7MPa,γ=19 kN/m3,5.0m以下为基岩,场地中有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1.0m,基础底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压力为3500kN,如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0.8,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基础最终变形量为( )mm。

    A.54
    B.64
    C.74
    D.8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计算
    p0=pk-pc=3500/(4×4)-19×1=199.75kPa
    l/b=2/2=1,z/b=4/2=2
    查表K.0.1-2得

  • 第15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3-2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A. 0.5m B. 0.75m C. 1.0m D. 1.5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 1.2 条,基础高度:

    式中,基础底面宽度b=2. 5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b0= 1.5m。查表8. 1.2,毛石基础,pk=110kPa时,tanα限值为1:1.50,则
    代入数据得,基础高度H0≥75m。

  • 第17题:

    某3m×4m矩形独立基础如图(图中尺寸单位为mm)所示,基础埋深2.5m,无地下水。已知上部结构传递至基础顶面中心的力为F=2500kN,力矩为M=300kN·m。假设基础底面压力线性分布,求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最接近下列何值(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平均重度为20kN/m3)(  )



    A. 407kPa
    B. 427kPa
    C. 465kPa
    D. 506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2款,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pkmax=[(Fk+Gk)/A]+(Mk/W)
    依题Fx=Fcos60°=2500cos60°=1250kN
    Fy=Fsin60°=2500sin60°=2165kN
    偏心距为
    e=ΣM/ΣN=(1250×1.5-300)/(2165+3×4×2.5×20)=0.57<b/6=4/6=0.67
    为小偏心。当基础底面形状为矩形且偏心距e<b/6时,pkmax应按下式计算:



    代入数据计算得

  • 第18题:

    某门式刚架单层厂房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与水平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基础底边长l=1.6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混凝土短柱顶面上的竖向荷载为Fk,水平荷载为Hk。该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底面以上土与基础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0kN/m3。其他参数均如图中所示。


    基础底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Pa。

    A. 125
    B. 143
    C. 154
    D. 165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3000kN,力矩标准值M=950kN·m,水平剪力标准值V=265kN。已知计算得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G=450kN。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偏心受压计算时,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标准值Qkmax最接近于(  )kN。

    A.566
    B.537
    C.510
    D.481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某门式刚架单层厂房基础,采用的是独立基础。混凝土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与水平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基础底边长l=1.6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短柱顶面上的竖向荷载为Fk,水平荷载为Hk。已知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底面以上土与基础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0kN/m3,其他参数均如图5-29中所示。

    假定基础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5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19.3kPa,基础底面边长b=2.2m。则基础Ⅰ—Ⅰ剖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45
    B.55
    C.68.5
    D.75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0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t=1.43N/mm2),抗浮设计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4.假定,柱A的基础采用五桩承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水平力H=300kN,力矩M=500kN?m。不考虑底板的影响及承台的重量。试问,柱A承台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50
    B.1450
    C.1650
    D.27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1条规定,承台截面最大轴力设计值可参照以下公式:



    所以最大轴力为:



    根据第5.9.2条规定,Mmax=2×Nmaxxmax=2×1385×0.6=1662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2题:

    一矩形平面基础,平面尺寸为2.5m×2.5m,柱尺寸500mm×500mm,基础所受净反力设计值为200kN/m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求柱边处基础板的弯矩设计值(取整数)。()

    • A、150kN·m
    • B、170kN·m
    • C、163kN·m
    • D、183kN·m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矩形截面柱、矩形基础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某矩形基础尺寸为2000mm×4000mm,基础顶面受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F=1500kN,弯矩为100kN·m,如图3.7.2.1所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N/mm2,矩形截面柱的尺寸为1000mm×500mm,基础埋深2m。地基受到的冲切力设计值为()kN。()
    A

    213.2

    B

    226.90

    C

    270.90

    D

    285.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