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稳定边坡,坡角β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b为2.8m,基础埋置深度d为3m,如图3-12所示。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1. 8m B. 2. 5m C. 3. 2m D. 4. 6m

题目
某稳定边坡,坡角β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b为2.8m,基础埋置深度d为3m,如图3-12所示。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1. 8m B. 2. 5m C. 3. 2m D. 4. 6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4. 2条,
更多“某稳定边坡,坡角β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b为2.8m,基础埋置深度d为3m,如图3-12所示。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筑边坡坡高10.0m,开挖设计坡面与水平面夹角50°,坡顶水平,无超载(如图所示),坡体黏性土重度19kN/m3,内摩擦角12°,黏聚力20kPa,坡体无地下水,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边坡破坏时的平面破裂角θ最接近哪个选项(  )


    A. 30°
    B. 33°
    C. 36°
    D. 39°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6.2.10条。
    可得:η=2c/(γh)=2×20/(19×10)=0.211。
    因此,可得边坡破坏时的平面破裂角为:

  • 第2题:

    某II类岩石边坡坡高22m,坡顶水平,坡面走向N10°E,倾向SE,坡角65。,发育一组优势硬性结构面,走向为N10°E,倾向SE,倾角58°,岩体的内摩擦角为φ=34°。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估算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边缘的距离值最接近( )m。
    A. 3.5 B.8.3 C. 11.7 D. 13.7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6.3.4条,破裂角按58°考虑:

  • 第3题:

    某稳定边坡坡角口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为2.8 m, 基础埋深d为3 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A) 1. 8 m (B) 2. 5 m (C) 3. 2 m (D) 4. 6 m


    答案:B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十讲。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4. 2条。 如图所示。
    答案为(B).

  • 第4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毛石基础如图3-2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H0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A. 0.5m B. 0.75m C. 1.0m D. 1.5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 1.2 条,基础高度:

    式中,基础底面宽度b=2. 5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b0= 1.5m。查表8. 1.2,毛石基础,pk=110kPa时,tanα限值为1:1.50,则
    代入数据得,基础高度H0≥75m。

  • 第6题:

    某II类岩石边坡坡高22m,坡顶水平,坡面走向N10° E,倾向SE,坡角65°,发育一组优势硬性结构面,走向为N10° E,倾向SE,倾角58°,岩体的内摩擦角为Φ=34°,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估算,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边缘的距离L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 3.5m B. 8.3m C. 11.7m D. 13.7m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某混凝土挡土墙墙高5.2m,墙背倾角a=60°,挡土墙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较硬岩。挡土墙剖面如图所示,其后有较陡峻的稳定岩体,岩坡的坡角θ=75。,填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10°。
    提示:不考虑挡土墙前缘土体作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答。

    假定,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合力Ea=250kN/m,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距离挡土墙底1/3墙高,挡土墙每延米自重Gk=220kN,其重心距挡土墙墙趾的水平距离x0=1.426m。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挡土墙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值pkmax(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5(B)200(C)240(D)28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6.6.5条

  • 第8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定值设计法()

    • 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容许承载力设计
    • 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基础结构的抗弯设计
    •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地基稳定性验算
    • D、《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边坡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土质边坡的土的内摩擦角 =24°,边坡高度为10m,该边坡发生塌滑时,坡顶塌滑区边缘至坡底边距的水平距离L(m)应为下列()项。()
    A

    3.8

    B

    6.5

    C

    7.5

    D

    1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岩质边坡为一级边坡,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面通过坡脚,坡顶水平,节理面在坡顶出露线与坡顶水平距离为35m,与坡脚水平距离为60m,节理走向与边坡坡面走向平行,边坡坡高为48m,岩体重度为22kN/m3,节理面摩擦角为38°,内聚力为30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为()。
    A

    0.98

    B

    1.08

    C

    1.18

    D

    1.2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计算地基稳定性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A

    地基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

    B

    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应为1.2

    C

    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不大于3m时,可不限制其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D

    当地基土坡坡角大于45°,坡高大于8m时,尚应验算坡体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定值设计法?(  )[2009年真题]
    A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中容许承载力设计

    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基础结构的抗弯设计

    C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地基稳定性验算

    D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边坡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定值设计法指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不应大于结构抗力。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包括现行某些规范中采用的容许应力或单一安全系数法。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中容许承载力设计属于定值设计方法的一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基础结构的抗弯设计采用的是分项系数法,为概率法的一种,不属于定值设计方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地基稳定性验算为单一安全系数法,也属于定值设计法的一种;《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边坡稳定性计算为安全系数法。

  • 第13题:

    某建筑物基础承受轴向压力,其矩形基础剖面及土层的指标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1.5mX2.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如下图所示,某边坡其坡角为35°,坡高为6.0m,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坡体为均质黏性土层,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综合考虑持力层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坡顶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5m×2.0m,基础底面外边缘距坡肩水平距离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情况如下图所示(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按20kN/m3考虑)。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该矩形基础最小埋深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2.0m
    B. 2.5m
    C. 3.0m
    D. 3.5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4.2条。
    (1)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埋深
    假设为小偏心:




    ηb=0.3,ηd=1.6
    fa=fak+ηbγ(b-3)+ηbγm(d-0.5)=160+0+1.6×20×(d-0.5)=144+32d
    由pk≤fa,即84+20d≤144+32d,解得:d≥-5m。
    由pkmax≤1.2fa,即228+20d≤1.2×(144+32d),解得:d≥3.0m。




    满足假设。
    (2)根据坡顶建筑物稳定性确定基础埋深
    由a≥2.5b-d/tanβ,即3.5≥2.5×2.5-d/tan35°,解得:d≥1.93m。
    (3)矩形基础最小埋深的确定
    矩形基础最小埋深:取大值d≥3.0m。

  • 第15题:

    如图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4mX2.4m, 柱截面尺寸为0.4mX0.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竖向力为F=700kN,力矩M=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某稳定边坡坡角为30°,坡高H为7.8m,条形基础长度方向与坡顶边缘线平行,基础宽度B为2.4m。若基础底面外缘线距坡顶的水平距离a为4.0m时,基础埋置深度d最浅不能小于下列哪个数值?()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某天然稳定土坡,坡角35o,坡高5m,坡体土质均匀,无地下水,土层的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均小于0.85,γ= 20kN/m3、fak=160kPa,坡顶部位拟建工业厂房,采用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50kN/m,基础宽度2m。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基础底面边缘距离坡顶为4m。条形基础的埋深至少应达到以下哪个选项的埋深值才能满足要求?(基础结构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按20kN/m3考虑)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图5所示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砌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3,f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若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a应满足(  )要求。(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

    A.大于等于4.2m
    B.大于等于3.9m
    C.大于等于3.5m
    D.大于等于3.3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5.2.4条、第5.4.2条及相关内容计算如下:
    ①假设b<3m,取ηb=0.3,ηd=1.5,则可得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的特征值为:

  • 第19题:

    某混凝土挡土墙墙高5.2m,墙背倾角a=60°,挡土墙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较硬岩。挡土墙剖面如图所示,其后有较陡峻的稳定岩体,岩坡的坡角θ=75。,填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10°。
    提示:不考虑挡土墙前缘土体作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答。

    试问,补桩后承台在D桩处的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50(B)1300(C)1400(D)15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9.8条中式(5.9.8七)和式(5.9.8-7),有: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定值设计法()
    A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容许承载力设计

    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基础结构的抗弯设计

    C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地基稳定性验算

    D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边坡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钢筋砼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砌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3,f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若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a应满足以下( )选项要求最为合适。 (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
    A

    大于等于4.2m

    B

    大于等于3.9m

    C

    大于等于3.5m

    D

    大于等于3.3m


    正确答案: A
    解析: ηb=0.3,ηd=1.5,设基础宽度小于3m,
    则fa=fak+ηbγ(b-3)+ηdγm(d-0.5)=150+1.5×20(1.8-0.5)=189kpa
    b≥Fk/(fa-γG•d)=300/(189-20×1.8)=1.96m取b=2.0m
    a≥3.5b-d/tanβ=3.5×2.0-1.8/tan30°=3.88m=3.9m

  • 第22题:

    单选题
    某Ⅱ类岩石边坡坡高22m,坡顶水平,坡面走向N10°E,倾向SE,坡角65°,发育一组优势硬性结构面,走向为N10°E,倾向SE,倾角58°,岩体的内摩擦角为φ=34°。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估算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边缘的距离值最接近(  )m。
    A

    3.5

    B

    8.3

    C

    11.7

    D

    13.7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Ⅱ类岩石边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6.3.3条第2款规定规定,当有外倾硬性结构面时,对于Ⅱ类岩石边坡,破裂角按72°和外倾结构面倾角两者中的较小值考虑,即本题中破裂角应取58°,则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边缘的距离值计算如下:
    L=H/tan58°-H/tan65°=22/tan58°-22/tan65°=3.5m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土质边坡土体内摩擦角为26°,边坡高度为12m,该边坡坡顶滑塌区边缘至坡底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为()。
    A

    4.1m

    B

    7.5m

    C

    12m

    D

    24.6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