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矩形基础受轴心荷载F=220kN,基础埋深1.7m,室内外高差0.5m,地基为黏土(e=0.8,IL=0.72,ηb=0.3,ηd=1.6),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6m,γ=16 kN/m3,γsat=17.2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N/m2,则基础尺寸为 ( )。 A2.0m×3.0m B1.0m×1.6m C1.5m×2.0m D0.8m×1.0m

题目
已知矩形基础受轴心荷载F=220kN,基础埋深1.7m,室内外高差0.5m,地基为黏土(e=0.8,IL=0.72,ηb=0.3,ηd=1.6),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6m,γ=16 kN/m3,γsat=17.2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N/m2,则基础尺寸为 ( )。

A2.0m×3.0m
B1.0m×1.6m
C1.5m×2.0m
D0.8m×1.0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解:设基础宽度b<3m
fa=fak+ηbγ(b-3)+ηdγm(d-0.5)

基础尺寸为1.0m×1.6m符合要求。
更多“已知矩形基础受轴心荷载F=220kN,基础埋深1.7m,室内外高差0.5m,地基为黏土(e=0.8,IL=0.72,ηb=0.3,ηd=1.6),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6m,γ=16 kN/m3,γsat=17.2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N/m2,则基础尺寸为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3)在进行箱形基础底板设计计算时,作用在基础底板上的荷载可以采用( )kPa。
    A. 145 B. 205 C. 215 D. 235


    答案:D
    解析:
    在进行箱形基础底板设计计算时,作用在基础底板上的荷载应是基础底面实际的压力,pk=235kPa。

  • 第2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3)进行基础抗弯验算时,基础最大弯矩最接近( )kN·m。
    A. 75 B. 99 C. 183 D. 225


    答案:C
    解析:
    设计控制截面在柱边处,此时相应的a′、b′和Pjl值为:a′=0.4m,b′= 0.4m;aI= (3. 0-0. 4)/2 = 1.3m; PjI=80.3 + (150.0 -80.3) ×(3. 0 - 1. 3 )/3. 0 = 119. 8kPa。 则有:
    ①长边方向:MI=a21(2l+a′)(pjmax +pjI)/2 = 1.32×(2×2.2 + 0.4)×( 150.0 + 119. 8)/12 = 182. 4kN·m;
    ②短边方向:MII=(l-a′)2(2b+b′)(pjmax+pjI)/48 = (2. 2-0.4)2×(2×3.0+0.4)×(150.0+80.3)/48 =99.5kN·m。

  • 第3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荷载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  )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224
    B.228
    C.234
    D.240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矩形基础,长×宽为4m×3.5m,埋深1.2m,地下水位1.0m,地面以下0~0.8m为人工填土,天然重度为18kN/m3,0.8m以下为粘土层,孔隙比为0.80,液性指数为0.75,地下水位以上粘土层的天然重度为17.5kN/m3,地下水位以下粘土层的饱和重度为20kN/m3,已知从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修正后的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kPa。

    A.130
    B.150.1
    C.151.6
    D.153.4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1)地基基础设计时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51 B. 267 C. 296 D. 298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规范承载力修正公式为:fa =fak+ηby(6-3) +ηdym(d-0.5)。式中,由粉土层黏粒含量ρc=13%,查表5. 2.4得ηb=0.3,ηd =1.5。y为基础底面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为:y′= ysat - yw = 19 - 10 = 9kN/m3,基础宽度b=20m>6m,按6m计算。ym为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则:

    将上述结果带入公式计算:
    fa=fak+ηby(b-3) +ηdym(d-0.5) =175+0.3×9×(6-3) + 1. 5×14×(4. 5-0. 5)
    = 267.1kPa

  • 第6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40kN/m,力矩M=0;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5kPa,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75;淤泥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特征值fak=60kPa。试问,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底面的宽度b(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

    A.1.5
    B.2.0
    C.2.6
    D.3.2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基础埋深d=1.2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400kN/m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于()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

    220

    B

    240

    C

    250

    D

    2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柱下方形独立基础,F=300kN,基础埋深2m,地基为粉质黏土,γ=18.0kN/m3,ηb=0.3,ηd=1.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40kPa,基础最小底面积为(  )m2。
    A

    1.9

    B

    2.1

    C

    2.7

    D

    3.1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题可知,不妨设b<3m(小于3m时按3m取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183.2kPa,则基础最小底面积为:A≥F/(fa-γGd)=300/(183.2-40)=2.095m2,其中γG为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

  • 第9题:

    单选题
    已知条形基础受相应于荷载效应组合时轴心荷载F=220kN/m,基础埋深1.7m,室内外高差为0.45m,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6m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基础底部采用灰土基础,H0=300mm,其上为砖基础,砖墙厚度为360mm,则按二一间隔收砌法需砖基础高度为()m。()
    A

    0.72

    B

    0.78

    C

    0.54

    D

    0.6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5m,墙体大放脚底面宽度b0=0.84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200kN/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其天然重度γ=17.5kN/m3,孔隙比e=0.843,液性指数I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经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数值
    A

    150kPa

    B

    163kPa

    C

    178kPa

    D

    187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扩展基础底面积。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埋深1.5m,室内外高差为0.45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中心荷载组合值为7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基础底面宽度应为()m。()
    A

    3.4

    B

    3.6

    C

    3.8

    D

    4.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  )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

    224

    B

    228

    C

    234

    D

    2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假设基础宽度小于3.0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修正如下:
    fa=fak+ηbγ(b-3)+ηdγm(d-0.5)
    =220+0.3×18.5×(3-3)+1.6×18×(1-0.5)
    =234.4kPa
    b=F/fa=300/234.4 ≈1.28m<3.0m,因此,与假设相符。

  • 第13题:

    某柱基础,作用于地面处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的轴心荷载设计值F=800kN,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为1.2m,室内标高高于室外标高0.60m,地基土为黏性土,e =0.70,IL=0.80,重度γ=17.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如图所示。则方形基础底面尺寸为( )。

    A2.0m×2.0m
    B2.1m×2.1m
    C1.9m×1.9m
    D2.5m×2.5m

    答案:B
    解析:
    计算fa时,埋深d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d=1.2m
    fa=fak+ηbγ(b-3)+ηdγm(d-0.5)
    因底面尺寸未知,设b≤3m,暂不做宽度修正,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得
    ηb=0.3,ηd=1.6
    取γm=γ=17.0kN/m3
    fa=200+0+1.6×17.0×(1.2-0.5)=219kPa
    d′=1.2+0.6/2=1.5m

    取b=L=2.1m。

  • 第14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 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224kPa B.228kPa
    C.234kPa D.240kPa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某条形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00kN/m,地基土为均质黏土,γ=18kN/m3,e=0.8,IL=0.7,fak=250kPa,地下水埋深为6.0m。则基础底面宽度宜为( )m。

    A.1.94
    B.1.97
    C.2.00
    D.2.0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及相关内容计算
    设基础宽度b≤3m

  • 第16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2)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 )kPa。
    A. 145 B. 205 C. 215 D. 235


    答案:C
    解析:
    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计算得出的基底压力要扣除水的浮力。由题可得:

  • 第17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40kN/m,力矩M=0;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75;淤泥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特征值。试问,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底面的宽度b (m) 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A) 1.5
    (B) 2.0
    (C) 2.6
    (D) 3.2


    答案:C
    解析:
    (C)

  • 第18题:

    单选题
    柱下方形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脚截面尺寸为0.6m×0.6m,基础高度0.7m,基础埋深d=1.5m,场地地基土为均质黏土,重度γ=19.0kN/m3,孔隙比e=0.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地下水位埋藏很深。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5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基础宽度为哪个选项?(基础和基础之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0kN/m3)(  )[2014年真题]
    A

    1.8m

    B

    1.9m

    C

    2.0m

    D

    2.1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式(5.2.4)进行修正,即:
    fa=fak+η0γ(b-3)+ηdγm(d-0.5)由土质为均质黏土、e=0.9,查表5.2.4可知,η0=0,ηd=1。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180+0+1.0×19.0×(1.5-0.5)=199kPa根据第5.2.1条式(5.2.1-1)和第5.2.2条式(5.2.2-1),基底宽度为:
    b2≥FK/(fa-γGd)=580/(199-20×1.5)=3.43m2解得:b=1.85m,取b=1.90m。

    pk=580/1.902+1.5×20=190.7kPa≤199kPa查表得:
    tanα=1根据第8.1.1条式(8.1.1)验算素混凝土基础,无筋扩展基础高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H0≥(b-b0)/(2tanα)(b-b0)/2tanα=(1.9-0.6)/(2×1)=0.65<0.70m满足规范要求。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9题:

    单选题
    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2m×2m,基础埋深为2m,地下水位埋深0.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400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水位面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3,水位面以下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压力为( )。
    A

    100kPa

    B

    81kPa

    C

    92kPa

    D

    116kPa


    正确答案: D
    解析: 作用于基底的附加压力为:[400/(2×2)]+20×2-18×0.5-(20-10)×1.5=116kpa

  • 第20题:

    单选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

    224kPa

    B

    228kPa

    C

    234kPa

    D

    240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已知条形基础受轴心荷载F=220kN/m,基础埋深1.7m,室内外高差0.45m,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6m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70kPa,基础底部采用灰土基础,H0=300mm,其上为砖基础,砖墙厚度为360mm,则按二一间隔收砌法需砖基础高度为(  )m。
    A

    0.22

    B

    0.38

    C

    0.54

    D

    0.6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1.2条计算如下:
    ①基础宽度b:
    b=F/(fa-γGd)=220/[170-20×(0.6+0.45/2)-10×(1.7-0.6)]=1.54≈1.6m
    ②验算:
    pk=[220+20×(0.6+0.45/2)+10×(1.7-0.6)]/1.6=154.6kPa③查表8.1.1,基础底部采用灰土基础,则[b2/H0]=1︰1.5。
    ④求b2
    b2=[b2/H0]H0=(1/1.5)×300=200mm=0.2m⑤砖放脚台阶数n:
    n=(b/2-a/2-b2)/60=(1600/2-360/2-200)/60=7式中,a为砖墙厚度,本题中为360mm。
    ⑥由砖基础采用二一间隔收砌法,其高度应该是7×1.5=10.5≈11层砖。
    则h=11×60=660mm=0.66m。

  • 第22题:

    单选题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扩展基础底面积: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埋深1.5m,室内外高差0.45m,中心荷载组合值7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基础底面宽度应为(  )m。
    A

    3.4

    B

    3.6

    C

    3.8

    D

    4.2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可知室内外高差为0.45m,则基础自重计算高度为:
    d=1.5+0.45/2 =1.73mb≥F/(fa-γGd)=700/(220-20×1.73)=3.78m取b=3.8m进行验算:pk=700/3.8+20×1.73=218.8kPa<fa=220kPa,满足要求。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矩形基础受到建筑物传来的轴心压力值800kN,基础尺寸为4m×2m,基础埋深d=1.5m.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1.5m处。已知基底上为人工填土,γ1=17.5kN/m3,基底下为黏土,γ2=18kN/m3,土的饱和重度γsat=19.0kN/m3。试问:基底中心点下2.0m处的附加应力值(kPa)最接近下列()项。()
    A

    45

    B

    50

    C

    55

    D

    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