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砂土场地采用振冲桩处理、正方形布桩,桩径0.6m,桩距1.8m,不考虑成桩时的振动下沉密实作用,土体天然承载力为120kPa,天然孔隙比为0.85,最大孔隙比为0.89,最小孔隙比为0.6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后土体的相对密度为()。
第2题:
某建筑场地为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孔隙比为0.78,要求采用振冲法处理后孔隙比为0.68,初步设计考虑采用桩径为0.5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的砂石桩处理,按正方形布桩,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据此估计初步设计的桩距和此方案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第3题:
某场地采用振冲桩处理,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为1000mm,桩距为2000mm,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处理后场地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第4题:
1.2m
1.5m
1.8m
2.1m
第5题:
0.75m
0.89m
0.96m
1.05m
第6题:
1.55
1.65
1.75
1.85
第7题:
125
129
133
137
第8题:
1.6m;140kPa
1.9m;140kPa
1.9m;120kPa
2.2m;110kPa
第9题:
115
120
125
130
第10题:
2.05
2.15
2.35
2.55
第11题:
187
198
218
228
第12题:
505
510
515
520
第13题:
某松散均质砂土地基采用挤密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30kPa,砂土地基的天然孔隙比e0=0.79,最大孔隙比emax=0.8,最小孔隙比emin=0.65,要求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0.82。初步设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直径为0.6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取ξ=1.1,砂石桩间距s(m)最接近于下列()项。()
第14题:
某松散砂土地基采用砂石桩处理,砂土的最大孔隙比为0.96,最小孔隙比为0.72,天然孔隙比为0.90,如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600mm,桩距为2.0m,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挤密后砂土相对密度为()。
第15题: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 )选项中的值。
第16题:
0.70
0.78
0.85
0.90
第17题:
168
178
187
192
第18题:
125
128
130
134
第19题:
0.15
0.20
0.35
0.40
第20题:
185kPa
190kPa
195kPa
200kPa
第21题:
1.60m
1.65m
1.70m
1.75m
第22题:
2.05
2.15
2.30
2.55
第23题: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