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土地自然是异性评价按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
第5题:
土地适宜性与利用潜力评价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泥石流地区施工应结合设计认真评估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核实泥石流形成区、流动区和堆积区,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驻地、生产设施等临时工程应避开泥石流影响区域。
泥石流地区施工应设专人巡查,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取、弃土场应设置泥石流影响区,废物利用。
第7题:
Ⅰ类泥石流沟谷适宜作为建筑场地
Ⅰ类泥石流沟谷各类线路工程可通过
Ⅰ类和Ⅱ类泥石流沟谷和沟口都可以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建筑场地
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第8题:
泥石流地区勘探应采用综合物探、钻探、挖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泥石流黏度和静切力试验宜在现场进行
对严重危害铁路安全的泥石流应进行动态观测
泥石流评价应确定其类型、发育阶段、爆发频率、松散堆积物的稳定性和储量、设计保证年限内累计淤积厚度及对线路的影响
第9题:
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第10题:
气候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之一
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第11题:
泥石流常见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为泥石流的动力来源
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5~6月
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往往成为泥石流的诱发性因素
第12题:
修建桥梁跨越泥石流沟
修建涵洞让泥石流通过
泥石流沟谷的上游修建拦挡坝
修建格栅坝拦截小型泥石流
第13题:
下列关于单项评价结果和多项评价结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包括( )。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旅游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包括()。
第17题: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第18题:
修建桥梁跨越泥石流沟
修建涵洞让泥石流通过
泥石流沟谷的上游修建拦挡坝
修建格栅坝拦截小型泥石流
第19题:
当前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潜在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单项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综合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当前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综合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潜在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单项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第20题:
Ⅰ1类和Ⅱ1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
Ⅰ2类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的上、中、下游必须经治理后方可作为工程场地
Ⅰ3类和Ⅱ3类泥石流沟谷可在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
当上游弃渣量大量增加时,应判定产生新泥流的可能性
第21题:
Ⅰ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
Ⅱ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
Ⅰ2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当线路必须通过Ⅰ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第22题:
潜力评价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先后次序
潜力评价具备某些方式利用的可能性
适宜性评价针对具体利用方式
适宜性评价不能针对多种方式评价
第23题:
气候不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
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