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基湿陷量计算值Δs属于下列哪一选项时,各类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进行设计?() A.Δs≤50mm B.Δs≤70mm C.Δs≤150mm D.Δs≤200mm

题目
当地基湿陷量计算值Δs属于下列哪一选项时,各类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进行设计?()
A.Δs≤50mm B.Δs≤70mm
C.Δs≤150mm D.Δs≤200mm


相似考题
更多“当地基湿陷量计算值Δs属于下列哪一选项时,各类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进行设计?()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地基变形量计算,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时,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
    B、当地表下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接近塑限时,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
    C、收缩变形计算深度取大气影响深度和浸水影响深度中的大值
    D、膨胀变形量可通过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确定

    答案:A,B,D
    解析:
    AB两项,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第5.2.7条规定,膨胀土地基变形量,可按下列变形特征分别计算:①场地天然地表下1m处土的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或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可能,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经常有水浸湿的地基,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②场地天然地表下1m处土的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③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C项,根据第5.2.8条规定,膨胀变形计算深度Zen,应根据大气影响深度确定,有浸水可能时可按浸水影响深度确定。D项,根据附录第C.0.1条,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可用于以确定膨胀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

  • 第2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答案:B,C
    解析:

  • 第3题:

    当地基湿陷量计算值△s属于下列( )时,各类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进行设计。
    A.△s≤50mm B. △s≤100mm C. △s≤150mm D. △s≤200mm


    答案: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5. 1. 3条,各类建筑物的地基符合下列中的任一款,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①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②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

  • 第4题: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下图,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并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做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 A、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
    • B、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
    • C、变形参数和承载力
    • D、地基湿陷等级的纵面分布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 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
    • 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 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
    • 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下列( )选项中的场地地基。
    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量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315mm,湿陷量的计算值Δs=652m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的规定,该场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为(  )。[2009年真题]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4.4.6条规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自重湿陷量计算值或实测值和湿陷量计算值,按表4.4.6判定。按表4.4.6中注:对70<Δzs≤350、300<Δs≤700一档的划分,当湿陷量的计算值Δs>600m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300mm时,可判为,其他情况可判为Ⅱ级。

  • 第9题:

    单选题
    对各类建筑物设计的规定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其防水措施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

    B

    乙丙类建筑,也可以采取措施完全消除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C

    当黄土地基的湿陷量计算值不大于70mm时,可按一般地区的地基进行设计

    D

    当地基中的实际压力小于基湿陷起始压力时不必作特殊设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基础

    B

    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单层建筑物可不处理地基

    C

    乙、丙类建筑物可不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D

    丁类建筑物可不作地基处理,但宜按土的不同湿陷程度采取基本防水和适当的结构措施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1.1条规定,甲类建筑地基的湿陷变形和压缩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土层或岩层上,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项,根据第6.1.5条表6.1.5规定,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单层建筑物可不处理地基。C项,根据第6.1.3条规定,乙类、丙类建筑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D项,根据5.1.1条第4款规定,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地基可不处理,但应采取其他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Ⅲ、Ⅳ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 第11题:

    单选题
    当地基湿陷量计算值Δs属于下列(  )时,各类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进行设计。
    A

    Δs≤50mm

    B

    Δs≤100mm

    C

    Δs≤150mm

    D

    Δs≤200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5.1.2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地基基础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层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②基底下湿陷性黄土层已经全部挖除或已全部处理;③丙类、丁类建筑地基湿陷量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s=633m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xs=321mm,该地基的湿陷等级判定为()。
    A

    Ⅰ(轻微)

    B

    Ⅱ(中等)

    C

    Ⅲ(严重)

    D

    Ⅳ(很严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但应采取相应措施,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是正确的?(  )

    A、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
    B、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
    C、Ⅲ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检漏防水措施
    D、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

    答案: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5.1.1条第4款规定,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在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在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在Ⅲ、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 第14题: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
    (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答案:A,B
    解析:

  • 第15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 第16题:


    假定,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值P0=160kPa,地区沉降经验系数ψs=0.58,基础沉降计算深度算至第③层顶面。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当不考虑邻近基础的影响时,该基础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值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
    B.25
    C.30
    D.35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s=633m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xs=321mm,该地基的湿陷等级判定为()。

    • A、Ⅰ(轻微)
    • B、Ⅱ(中等)
    • C、Ⅲ(严重)
    • D、Ⅳ(很严重)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对各类建筑物设计的规定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其防水措施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
    • B、乙丙类建筑,也可以采取措施完全消除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 C、当黄土地基的湿陷量计算值不大于70mm时,可按一般地区的地基进行设计
    • D、当地基中的实际压力小于基湿陷起始压力时不必作特殊设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多选题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B

    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C

    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

    D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1.1条第1款规定,甲类建筑地基的湿陷变形和压缩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土层或岩层上,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项,根据第1.0.3条规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筑,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工程要求和工程所处水环境,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C项,根据第5.1.5条规定,建筑物使用期间,当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至地基压缩层的深度以内时,建筑的设计措施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D项,根据第5.1.2条第1款规定,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层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

  • 第20题:

    单选题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A

    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

    B

    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C

    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

    D

    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筑时,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若满足下列( )选项所列的条件,各类建筑物均可按一般地区规定进行设计。
    A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湿陷起始压力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 土层饱和自重压力之和

    B

    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等于100mm

    C

    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等于70mm

    D

    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②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④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⑤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进行设计

    B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可不采取消除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应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

    C

    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D

    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下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正确答案: C
    解析:
    B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5.1.1条第1款规定,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按本标准第6.1.1条或第6.1.2条第1款的规定处理地基时,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根据第6.1.1条规定,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性黄土层上。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不针对地基湿陷性进行处理?(  )[2011年真题]
    A

    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

    B

    乙类建筑: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50mm

    C

    丙类建筑: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D

    丁类建筑: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B两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5.1.2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地基基础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层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②基底下湿陷性黄土层已经全部挖除或已全部处理;③丙类、丁类建筑地基湿陷量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C项,根据第5.1.1条第3款规定,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建筑,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Ⅱ、Ⅲ、Ⅳ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D项,根据第5.1.1条第4款规定,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湿陷等级为Ⅲ、Ⅳ级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