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作用在平面上的三力F1,F2,F3 组成等边三角形。此力系的最后简化结果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F的力F1、F2、F3,方向如图所示,力系向A点简化的主矢及主矩的大小分别为:


    答案:A
    解析:
    将力系向A点简化,主矢为三个力的矢量和,主矩为F2对A点的矩。

  • 第2题:

    图示一等边三角形板,边长为a,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F1、F2和F3,且F1=F2=F3。则此三角形板处于什么状态?


    A.平衡
    B.移动
    C.转动
    D.既移动又转动

    答案:C
    解析:
    提示:可向某点简化,得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 第3题:

    图示三力矢F1,F2,F3的关系是:
    (A)F1+F2+F3
    (B)F3=F1+F2
    (C)F2=F1+F3
    (D)F1=F2=F3


    答案:D
    解析:
    此题很简单,运用矢量相加法则即可。

  • 第4题:

    图示为大小都不为零的三个力F1、F2、F3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其中F1和F3共线,则这三个力的关系应该:

    A. 一定是平衡力系 B. —定不是平衡力系 C.可能是平衡力系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提示:同上题。

  • 第5题: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


    A:F1—F2—F3
    B:F1—F3—F2
    C:F2—F3—F1
    D:F3—F1—F2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13
    本题考核的是功能评价。根据: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大的为优先改进对象。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目标成本×功能重要性系数则:F1:成本改善期望值=2000-4500元×0.34=470 F2:成本改善期望值=1900-4500元×0.42=10 F3:成本改善期望值=1100-4500元×0.24=20所以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F1—F3—F2。

  • 第6题:

    所示三力矢F1、F2、F3的关系是( )。

    A. F1+ F2+ F3=0 B. F3 = F1 + F2
    C. F2 = F1 + F3 D. F1= F2+ F3


    答案:D
    解析:
    提示:根据力多边形法则。

  • 第7题:

    平面汇交力系(F1,F2, F3, F4, F5)的力多边形如图4-4所示,则该力系的合力FR等于( )。


    A. F3 B. -F3 C. F2 D. -F2


    答案:B
    解析:
    提示:平面汇交力系几何法合成,各分力首尾相连,力多边形的封闭边是合力。

  • 第8题:

    图4-18所示一等边三角形板,边长为a,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F1、F2和F3,且 F1 = F2 = F3,则此三角形板处于( )。

    A.平衡状态 B.移动状态
    C.转动状态 D.既移动又转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提示:向某点简化的结果是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 第9题:

    有A、B、C三个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其中A的影响最大,B次之,C最小,分别赋予的权重为f1、f2、f3,此三者的大小关系应为()。

    • A、f1<f2<f3
    • B、f1>f2>f3
    • C、f1=f2=f3
    • D、无关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简述综合业务系统主界面上F1、F2、F3键的功能。


    正确答案: F1键进入交易界面,F2键进入复核界面,F3键进入修改界面。

  • 第11题:

    某空间力系由两个力构成,此二力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必为力螺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图示一等边三角形板,边长为a,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F1、F2和F3,且F4=F5=F3。则此三角形板处于什么状态?()
    A

    平衡

    B

    移动

    C

    转动

    D

    既移动又转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力F1、F2、F3、F4分别作用在刚体上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各力矢首尾相连形成一矩形如图示,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  )。


    A、平衡
    B、一合力
    C、一合力偶
    D、一力和一力偶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作用在平面上的三力F1、F2、F3,组成图示等边三角形,此力系的最后简化结果为:


    A.平衡力系 B.—合力
    C. 一合力偶 D. —合力与一合力偶


    答案:B
    解析:
    提示:可由力系筒化的最后结果讨论得出答案B。

  • 第15题:

    在图示三个振动系统中,物块的质量均为m,弹賛的刚性系数均为k,摩擦和弹簧的质量不计。设图a)、b)、c)中弹簧的振动频率分别为f1、f2、f3,则三者的关系有:

    A.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2≠f3


    答案:C
    解析:
    提示:用牛顿第二定律写出微分方程。

  • 第16题:

    若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函数f1、f2和f3,并且函数f1执行时会调用f2、函数f2执行时会调用f3,那么正常情况下,( )。

    A.f3执行结束后返回f2继续执行,f2结束后返回f1继续执行
    B.f3执行结束后返回f1继续执行,f1结束后返回f2继续执行
    C. f2执行结束后返回f3继续执行,f3结束后返回f1继续执行
    D.f2执行结束后返回f1继续执行,f1结束后返回f3继续执行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调用的概念。 当程序语言允许嵌套调用函数时,应遵循先入后出的规则。即函数fl调用f2、f2调用f3,应先从f3返回f2,然后从f2返回f1。

  • 第17题:

    下列对断层的定名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F1、F2、F3均为正断层
    B. F1、F2、F3均为逆断层
    C. F1、F3为正断层,F2为逆断层
    D. F1、F3为逆断层,F2为正断层

    答案:C
    解析:
    位于断层线上方的为上盘,下方的为下盘。正断层指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指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 第18题:

    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4-6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 )。

    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系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答案:D
    解析:
    提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

  • 第19题:

    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F的力F1、F2、 F3,方向如图4-10所示,力系向A点简化的主矢及主矩的大小分别为( )。



    答案:A
    解析:
    提示:将力系向A点简化。

  • 第20题:

    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1、F2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别为:F1=42N、F2=28N、F3=20N,且F1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 B、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N
    • C、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F2、F3的合力大小为48N,方向指向正南
    •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28N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将一空间力系向某点进行简化,若得到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正确答案:一个合力

  • 第22题: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F1=3N;F2=4N;F3=2N
    • B、F1=3N;F2=1N;F3=5N
    • C、F1=2N;F2=5N;F3=10N
    • D、F1=5N;F2=7N;F3=13N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综合业务系统主界面上F1、F2、F3键的功能。

    正确答案: F1键进入交易界面,F2键进入复核界面,F3键进入修改界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则下列关于力系的叙述哪个正确?()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

    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力偶

    D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