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B.它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C.它是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 D.它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色彩

题目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B.它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C.它是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
D.它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色彩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行政不当理解正确的表述:()

    A、并非绝对无效

    B、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C、属于行政复议受理的范围

    D、绝对无效


    参考答案:C

  • 第2题:

    下列关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国会制

    B.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

    D.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委员会制


    参考答案:AB

  • 第3题:

    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和民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编人民法债编

    B.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C.商业登记实行单行立法

    D.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民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在我国民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部民法典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原则,这是该部民法典和清末民事立法在立法原则上的根本区别(清末实行民商分立)。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A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由于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因此,除属于商法范畴的公司、海商、票据、保险、商业登记等实施单行民事立法外,通常属于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等内容均列人民法债编,将这部分内容列入民法典其根据在于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等内容与民法总则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C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民事立法原则(注意;不是“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因此,D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

  • 第4题:

    下列关于代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
    B.规定了宗祧继承制度
    C.采用民商合一的编篡体例
    D.采取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

    答案:C
    解析:
    中华民国民法并未确立所有权神圣的原则和宗祧继承制度,采取的是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而非个人本位,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编撰体例。

  • 第6题: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内容与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B.采用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
    C.婚姻家庭制度体现浓厚的固有法色彩
    D.吸纳整合德、日等国民法最新学理与立法经验

    答案:C,D
    解析:
    《中华民国民法》沿袭《大清民律草案》和北洋政府《民法草案》,采用德国民法编制体例结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在具体制度上,将外国民法之最新学理、最新立法例加以吸纳、整合,萃成本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编纂体例,即只编纂民法典,不单独编纂商法典,凡适合编入民法典的商事法律规范,一律订入民法债编;凡不宜于编入民法者,如公司、票据、海商、保险等,分别制定单行法。重在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婚姻家庭制度体现浓厚封建色彩。因此,选项A、B描述错误,不选。

  • 第7题:

    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和民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编入民法债编
    B.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C.商业登记实行单行立法
    D.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答案:B
    解析: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

  • 第8题: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
    C.以临时中央裁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
    D.以英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


    答案:A,C
    解析: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可见,A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临时中央裁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可见,C项表述正确。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而不是由参、众两院行使。故B项表述错误。

  • 第9题:

    下列关于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告是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348 / 2019版教材P346
    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包括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2.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

  • 第10题:

    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和民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将有关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的内容编入民法债编
    B.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C.对商业登记实行单行立法
    D.采取“国家本位”而不是“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


    答案:B
    解析:
    【精解】B项错在:清末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而南京国民政府和我国现政权实行民商合一。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

  • 第11题:

    北洋政府通行的基本民事法律是()

    • A、中华民国民法
    • B、中华民国民法修正案
    • C、民法通则
    • D、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关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国会制
    • B、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
    • D、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委员会制

    正确答案:A,B

  • 第13题:

    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对西方法律的继受和移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移植包括指导思想、体例、术语、技术、原则和内容。立法原则方面,坚持起源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在亲属和继承上强调男女在法律地位上的完全平等;在指导思想方面,吸收国家本位的法律指导思想,保护社会公益。二、对中国固有法的保留和改造。适当地保留中国传统民商习俗,是晚清以来几乎所有民商法制定者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具体保留了固有民商法的几个方面:一是典权制度;二是家庭制度;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夫权等。 

  • 第14题:

    关于省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的任免,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BC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5条第2款规定:“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因此本题答案为BC。

  • 第15题: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


    正确答案:BCD
    A项错在:《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编,而不是总则、物权、债、亲属和继承。

  • 第16题:

    下列关于项目信息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下列关于 1935 年《中华民国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分总则和分则两编
    B.确立罪刑法定主义
    C.增设“保安处分”
    D.侵害直系尊亲属犯罪加重处罚

    答案:A,B,C,D
    解析:
    新刑法分总则和分则两篇,确定罪刑法定义务,增设“保安处分”,侵害直系尊亲属犯罪加重处罚,故ABCD都正确。

  • 第18题:

    关于《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客观主义”
    B.强调犯罪的客观后果
    C.实行“报应主义”
    D.强调“保全与教育机能”


    答案:D
    解析:
    解析:A项错在:《中华民国刑法》强调主观主义;B项错在:《中华民国刑法》强调犯罪的性质而不是犯罪的客观后果;C项错在:实行“社会防卫主义”。

  • 第19题:

    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
    B.《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分期公布的原则,其中债和物权两编最先公布
    D.《中华民国民法》的物权编最能体现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


    答案:A,B,D
    解析:
    解析:C项错在:以总则篇公布最早。

  • 第20题:

    (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B.它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C.它是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
    D.它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色彩


    答案:A,C,D
    解析:
    解析:《中华民国民法》是于1929年和1930年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1929年公布总则、物权和债权三编,1930年公布亲属和继承编,它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无论是婚姻家庭还是继承,都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 第21题:

    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C.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
    D.《中华民国民法》对亲等的计算采取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而不是寺院亲等计算法


    答案:A,D
    解析:
    【精解】《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而《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故A项正确,B项错误。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国民政府则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民法》彻底抛弃了以服制计算亲等的方法,也将历次民律草案规定的寺院亲等计算法改为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故D项正确。

  • 第22题: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 D、规定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下列关于签发搜查令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只有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
    • B、搜查是一种辅助性执行措施
    • C、搜查必须由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搜查令
    • D、搜查时,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正确答案:A,B,D

  • 第24题:

    单选题
    北洋政府通行的基本民事法律是()
    A

    中华民国民法

    B

    中华民国民法修正案

    C

    民法通则

    D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