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指定本法。
第2题:
照我国《刑法》关于属人管辖的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某甲为国家工作人员,在M国打伤了人,按照M国法律的规定,某甲应该判2年监禁,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某甲应该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某甲应该适用我国的刑法
B.如果某甲在M国作出的行为,按照M国法律的规定不作为犯罪处理,按照我国的《刑法》则是犯罪,应受刑事处罚,则对于某甲应该适用我国的《刑法》规定
C.如果某甲在M国作出的行为,按照我国的《刑法》是犯罪,应受刑事处罚,按照M国法律的规定不作犯罪处理,则对于某甲应该适用M国法律的规定,不作为犯罪处罚
D.如果某甲在M国的犯罪行为依照我国《刑法》可能判处的最高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则适用我国的《刑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依照我国的《刑法》可能判处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则不予追究
第3题:
A.贪污罪
B.故意杀人罪
C.强奸罪
D.受贿罪
第4题:
A.终身监禁
B. 驱逐出境
C. 罚金
D. 剥夺政治权利
E. 没收财产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香港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同时,重视对罪犯的矫正和改造,其主要的刑罚种类包括()
第8题:
英国1971年《劫持罪法》对劫机者判处的刑罚是()。
第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王某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第11题:
死刑
终身监禁
30年监禁
20年监禁
第12题:
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监禁
数罪并罚
第13题: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也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所谓狭义危害的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第14题:
对于单位犯罪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单位构成犯罪,必须是由我国《刑法》明文加以规定
B.我国《刑法》中,单位不能成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
C.单位犯罪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而我国则是在1997年《刑法》中首次加以规定
D.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等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第15题:
对终身监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还是剥夺人身自由的自由刑
B.目的是替代部分生命刑,减少死刑的适用
C.对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D.终身监禁仅适用于贪腐犯罪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香港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同时,重视对罪犯的矫正与改造。其主要的刑罚种类包括()。
第19题:
我国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
第20题:
“阿米斯塔德号”事件中的黑奴最后的审判结果是()。
第21题:
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最高可以判处()
第22题:
第23题:
死刑
终身监禁
监禁
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