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的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四种基本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身体和情绪状况。
略
第4题:
根据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下列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形成和改变的途径有()
第5题: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第6题:
所谓()是指个人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
第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第9题:
概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培训中的运用。
第10题:
第11题:
控制点
文化素养
情感
客观环境
第12题:
第13题: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第14题:
第15题: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第16题:
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第17题:
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18题: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第19题: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第20题:
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有所了解。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成分。
第21题:
第22题:
个人的直接经验
替代性经验
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我表现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