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剧情,招4类角色,国外游客1-2名,购物者2-3名,商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在同一个场景中,只能出样一个角色。已知:(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国外游客;(2)每个场景中至少有3类同时出现;(3)每个场景中,乙或丁出演商贩,则甲和丙出演购物者;(4)购物者、路人之和在每个场景中不超过2;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同一场景中,戊和己出演路人,则甲只能演外国游客。 B.同一场景中,由己出演国外游客,则甲出学演商贩。 C.至少有2人在不同场出演不同角色。 D.甲乙丙丁不会出

题目
为了配合剧情,招4类角色,国外游客1-2名,购物者2-3名,商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在同一个场景中,只能出样一个角色。已知:(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国外游客;(2)每个场景中至少有3类同时出现;(3)每个场景中,乙或丁出演商贩,则甲和丙出演购物者;(4)购物者、路人之和在每个场景中不超过2;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同一场景中,戊和己出演路人,则甲只能演外国游客。
B.同一场景中,由己出演国外游客,则甲出学演商贩。
C.至少有2人在不同场出演不同角色。
D.甲乙丙丁不会出现在同一场景。
E.在同一场景中,若丁和戊出演购物者,则乙只能出演外国游客。

相似考题
更多“为了配合剧情,招4类角色,国外游客1-2名,购物者2-3名,商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在同一个场景中,只能出样一个角色。已知:(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国外游客;(2)每个场景中至少有3类同时出现;(3)每个场景中,乙或丁出演商贩,则甲和丙出演购物者;(4)购物者、路人之和在每个场景中不超过2;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每国有1-2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没有多重国籍的人。其中,甲、乙、丙和丁四人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和美国3个国家。已知:
    (1)甲、乙至少有1人来自英国;
    (2)乙、丙至少有1人来自德国。
    如果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则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A.甲来自德国
    B.乙来自德国
    C.丙来自英国
    D.丁来自英国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①甲、乙至少有1人来自英国
    ②乙、丙至少有1人来自德国
    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
    本题可采用代入法,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来自德国,根据①可得:乙来自英国,又根据②可得:丙来自德国,甲、丙都来自德国,不符合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所以不能推出;
    B项:乙来自德国,根据①可得:甲来自英国,但是丙和丁的国籍不确定,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可能成立,可以推出;
    C项:丙来自英国,根据②可得:乙来自德国,又根据①可得,甲来自英国,那么丁来自美国,符合③甲、丙、丁至少有2人来自英美两国,可以推出;
    D项:丁来自英国,根据③可得:甲和丙至少有一个来自英美两国,与题干①②不矛盾,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2题:

    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中,甲、乙、丙、丁、戊、已等六所高校参与了投标。根据相关规则,最终只能有一所高校中标。关于究竟哪所高校是中标者,公布结果前参与投票的三位评审专家谈了各自的看法:
    (1)中标的高校不是甲就是乙;
    (2)中标的高校不是丙;
    (3)戊和己两所高校均未中标。
    对照后来公布的中标结果,发现上述三位专家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下列哪项中的三所高校均未中标?

    A.甲、戊、己
    B.丙、戊、己
    C.甲、乙、丁
    D.甲、丙、丁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①结合题干“最终只能有一所高校中标”翻译为:要么甲要么乙
    ②?丙
    ③?戊且?己
    题干信息不确定,可用假设法。
    假设①为真,中标者是甲和乙当中的一个,其他的都未中标,那么②也为真,这与题干中三位专家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不符合,所以①为假,又因最终只能有一所高校中标,可得:中标的不是甲和乙;
    ②③之间有一个为真话,有一个为假话:
    假设②为真,中标的不是丙,③为假,中标的是戊或者己,可得:其余甲、乙、丙、丁都未中标;
    假设③为真,中标的不是戊和己,②为假,中标的是丙,可得:其余甲、乙、丁、戊、己都未中标;
    不管是哪种假设,丁都未中标。
    综上可得:甲、乙、丁均未中标。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3题: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如果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乙在第一小组
    B.丙在第一小组
    C.戊在第一小组
    D.甲在第一小组

    答案:D
    解析:
    根据(1)可知,乙和戊在同一小组,而甲在另一小组,又根据“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并结合(2)可知,只有两个人的小组只可能是甲所在的小组。故答案选D。

  • 第4题:

    在本年度篮球联赛中,长江队主教练发现,黄河队五名主力队员之间的上场配置有如下 规律:①若甲上场,则乙也要上场;②只有甲不上场,丙才不上场;③要么丙不上场,要么乙和戊 中有人不上场。
    若乙不上场,则以下哪项配置合乎上述规律?

    A.甲、丙、丁同时上场
    B.丙不上场,丁、戊同时上场
    C.甲不上场,丙、丁都上场
    D.甲、丁都上场,戊不上场

    答案:C
    解析:
    由“乙不上场”可进行如下推理:乙不上场—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丙上场(根据③);乙 不上场—甲不上场(根据①)。所以可知甲、乙不上场而丙上场,只有C项符合。

  • 第5题:

    某校组建篮球队,需要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8名候选者中选出5名球员,为求得球队最佳组合,选拔需满足以下
    条件:
    (1) 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来两人;
    (2) 丁戊己3人中必须选出两人;
    (3) 甲与丙不能都被选上;
    (4) 如果丁被选上,则乙不能选上。
    如果添加前提“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
    B.丁和戊能被选上
    C.乙和庚你能被选上
    D.己和辛能被选上

    答案:D
    解析:
    由(1)和(3)可知乙一定要选,由(4)丁→-乙,可知丁不选,由(2)可得出戊和己一定要选,而甲和
    丙里还要选一个,总共已经有4个人,那么庚和辛必定只能选一个,由“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只能选辛
    ,所以一定有的是己和辛。

  • 第6题: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如果己与另外两人组成第二小组,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庚在第一小组
    B.甲在第一小组
    C.丁在第二小组
    D.戊在第二小组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己与另外两个人组成的第二小组中一定包括甲以及丙或丁中的一个人,则其他人一定在第一小组,而C项丁可能在第一小组,也可能在第二小组,不确定。故答案选A。

  • 第7题:

    在本年度篮球联赛中,长江队主教练发现,黄河队五名主力队员之间的上场配置有如下规律:
    (1)若甲上场,则乙也要上场;
    (2)只有甲不上场,丙才不上场;
    (3)要么丙不上场,要么乙和戍中有人不上场。
    若乙不上场,则以下哪项配置合乎上述规律?

    A.甲、丙、丁同时上场
    B.丙不上场,丁、戊同时上场
    C.甲不上场,丙、丁都上场
    D.甲、丁都上场,戊不上场

    答案:C
    解析:
    由“乙不上场”可进行如下推理:乙不上场—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丙上场(根据3);乙 不上场—甲不上场(根据1)。所以可知甲、乙不上场而丙上场,只有C项符合。

  • 第8题:

    因业务需要,某公司欲将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部门合并到丑、寅、卯3个子公司。已知:(1)一个部门只能合并到一个子公司;(2)若丁和丙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丑公司,则戊和甲均合并到丑公司;(3)若甲、乙、庚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卯公司,则戊合并到寅公司且丙合并到卯公司。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丁均合并到丑公司。
    B.乙戊均合并到寅公司。
    C.乙丙均合并到寅公司。
    D.丁丙均合并到丑公司。
    E.庚戊均合并到卯公司。

    答案:D
    解析:
    【D】解析:分析推理。设甲-丑,即未到卯,结合条件(3)可知,戊-寅且丙-卯。由“戊-寅”结合条件(2)逆否可得:丁-丑且丙-丑。这种假设推出来的结论“丙-卯”“丙-丑”与条件(1)“一个部门只能合并到一个子公司”不符,假设不成立,所以可得:甲-非丑。再结合条件(2)逆否可得:丁-丑且丙-丑。所以选D。

  • 第9题:

    某公司甲、乙、丙、丁、戊5人爱好出国旅游,去年,在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4国中,他们每人都去了其中的两个国家旅游,且每个国家总有他们中的2-3人去旅游。已知:(1)如果甲去韩国,则丁不去英国;(2)丙与戊去年总是结伴出国旅游;(3)丁和乙只去欧洲国家旅游。如果5人去欧洲国家旅游的总人数与去亚洲国家的一样多,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了日本。
    B.甲去了英国。
    C.甲去了法国。
    D.戊去了英国。
    E.戊去了法国。

    答案:A
    解析:
    【A】解析:分析推理。题干条件,5个人每人去两个国家,每个国家有2-3人去。根据条件(3),可知丁和乙去英国和法国,则丁和乙不去日本和韩国。根据条件(1)的逆否命题丁去英国→┐甲韩国,则甲不去韩国。为了保证韩国有人去,那么丙和戊要去韩国。根据47题的补充题干条件可知,去欧洲和去亚洲的人数一样多。目前,欧洲有丁和乙两人,亚洲有丙和戊两人。如果要满足人数一样多,那么甲就要既去亚洲又去欧洲。亚洲中,有日本和韩国,已知甲不去韩国,那么甲去日本。所以选A。

  • 第10题:

    某单位决定在甲、乙、丙、丁、戊、己六人中挑几人去外地出差,已知:甲、丁两人中只能一人外出;丙、丁两人中也只能一人外出;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外出;甲、戊、己三人中应有两人外出;乙和丙要么都外出,要么都不外出;如果戊外出,丁一定要外出。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的是:

    A.甲和乙不参加
    B.戊和己不参加
    C.丙和丁不参加
    D.丁和戊不参加

    答案:D
    解析:
    题干的已知条件可以写成:①甲丁最多一人;②丙丁最多一人;③甲乙至少一人;④甲、戊、己中的两人外出;⑤乙且丙或非乙且非丙;⑥戊→丁。
    使用假设法解题。假设甲参加。根据①则丁不参加;根据⑥则戊不参加;根据④则己参加;可以得出丁和戊不参加。
    假设甲不参加。根据④可得戊和己参加;根据⑥可得丁参加;根据③可得乙参加;根据⑤可得丙参加;丙丁都参加与②矛盾,说明甲必须参加。
    即丁和戊不参加。故选择D项。

  • 第11题: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牌的化妆品和戊.己.庚三家营业面积相近.位置接近的商场,已知甲品牌的价格最高,丙商品价格比较低廉,戊和己的客流之和为庚的1/2,乙商品在戊和己商场有售,甲与丁不在同一商场销售。上述企业中,有竞争关系的是()

    • A、甲与丙
    • B、丙与丁
    • C、甲与乙
    • D、戊与己
    • E、甲与庚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本年度篮球联赛中,长江队主教练发现,黄河队五名主力队员之间的上场配置有如下规律:①若甲上场,则乙也要上场;②只有甲不上场,丙才不上场;③要么丙不上场,要么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若乙不上场,则以下哪项配置合乎上述规律?(  )
    A

    甲、丙、丁同时上场

    B

    丙不上场,丁、戊同时上场

    C

    甲不上场,丙、丁都上场

    D

    甲、丁都上场,戊不上场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乙不上场”可推出,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进而推出丙上场(根据③);乙不上场还可推出甲不上场(根据①)。所以甲、乙不上场而丙上场。因此答案选C。

  • 第13题:

    某基金经理按照以往经验买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基金;不同时"买乙和丁;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据此,可以推论:(1)如果买丙,那么也买丁;(2)如果买甲,那么也买丁;(3)如果买乙,那么不同时买戊和己;(4)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丁。
    以上推理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考査复言推理。(1),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正确;
    (2),由“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可知,如果买甲,则买乙,进而由“不同时买乙和丁”可知,不买丁,错误;
    (3),由“不同时买乙和丁”可知,如果买乙,则不买丁,再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不买丙”可知,不买丙,进而由“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可知,不同时买戊和己,正确;
    (4),由“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可知,如果同时买戊和己,则买丙,再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可知,买丁,正确。
    故正确的一共有3个。

  • 第14题:

    甲、乙、丙、丁、戊、己6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才能顺利完成。已知:
    (1)丁必须在甲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1项工作;
    (2)丙必须在乙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2项工作。

    若甲、乙不是紧挨着先后完成,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在乙之前完成
    B.乙在甲之前完成
    C.戊在己之前完成
    D.己在戊之前完成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已知信息。1.6个工作:甲乙丙丁戊己2.丁在甲之前,间隔一个,得:丁 甲3.丙在乙之前,间隔两个,得:丙 ??乙第二步,分析。



    由上一个题目得出:情况一,甲乙不挨着一种可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考虑。情况二,甲乙挨着的情况,不满足问题2的提问,不考虑。情况三,丁丙甲?__乙,则可以排除B项,余下两项都有可能,不是必然情况。因此,选择A选项。B项,排除;C项,排除;D项,排除。

  • 第15题:

    某单位要从甲、乙、丙、丁、戊、己6名工作人员中选派3名参加省职业技能大赛。有4位评委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1)甲、丙二人中至少选一人;(2)乙、戊二人中至少选一人;(3)乙、丙二人中至多选一人;(4)甲、丁二人中至多选一人。后来得知,戊因病不能参赛,并且上述4位评委的意见都得到了尊重。根据上述信息,该单位选派的参赛选手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乙、己
    D.丙、丁、己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题目翻译:①甲或丙;②乙或戊;③—乙或—丙;④—甲或—丁。第二步,已知事实:—戊。根据否定肯定式,—戊→乙→—丙→甲→—丁。甲乙丙丁戊己6名选3名,所以,己肯定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详见解题过程。B项:详见解题过程。D项:详见解题过程。

  • 第16题:

    甲、乙、丙、丁和戊5人到赵村、李村、陈村、王村4村驻村考察,每人只去一个村,每个村至少去1人。已知:
    (1)若甲或乙至少有1人去赵村,则丁去王村且戊不去王村;
    (2)若乙去赵村或丁去王村,则戊去王村而甲不去陈村;
    (3)若丁、戊并非都去王村,则甲去赵村。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下列______项。

    A.甲去李村,乙去赵村
    B.乙去陈村,丙去赵村
    C.丙去赵村,丁去李村
    D.丁去赵村,戊去王村
    第三部分数理能力

    答案:B
    解析:
    已知:
    ( 1) 甲赵或乙赵 丁王且 戊王
    ( 2) 乙赵或丁王 戊王且 甲陈
    ( 3) ( 丁王且戊王) 甲赵因题干都为推出信息, 无确定信息, 故用假设法, 从最简单的假设, 即条件( 3) 后件“ 甲赵” , 又因肯后无必然, 所以假设甲没去赵村, 否后必否前, 得到: 丁去王村且戊去王村, 且每人只去一个村, 故丁和戊不再去其他村, 以及五个人四个村, 王村已经去了两人, 所以其他人也不会去王村, 填入表格:



    又因戊去王村, 所以对条件( 1) 否后, 得到否前甲和乙都不去赵村;
    同时又因丁去王村, 所以对条件( 2) 肯前, 得到肯后, 戊去王村且甲不去陈村填入:



    此时丙只能去赵村, 且不去其他村, 填入:



    此时乙只能去陈村, 且不去其他村, 填入:



    最后甲去李村。

  • 第17题:

    有一盗窃案件,据侦査系二人作案。并初步认定甲、乙、丙、丁、戊,五人是嫌疑犯。而且查知以下情况:(1)甲、丁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是罪犯;(2)如果丁是罪犯,戊一定是罪犯;(3)只有在丙参与时,乙才能作案;(4)如果乙不是罪犯,那么甲也不是罪犯;(5)丙没有作案时间。
    请问,罪犯是:

    A.乙和丙
    B.丁和戊
    C.甲和乙
    D.甲和戊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关联词“如果……一定……”,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或丁
    ②丁→戊
    ③乙→丙
    ④?乙→?甲
    ⑤?丙
    第三步,进行推理。
    ⑤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乙;
    “?乙”是对④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甲;
    再结合①,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丁;
    “丁”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戊。
    综上,罪犯是丁和戊。

  • 第18题:

    某大学辩论协会和围棋协会两个学生社团各自对外招聘3名干事。报名的人有甲、乙、丙、 丁、戊、己等6人。事后得知:
    (1)每个社团均各招到3名干事;
    (2)至少有1位报名者被两个社团同时录用;
    (3)甲、丁两人分别被不同社团录用;
    (4)乙、丙两人均没有被两个社团同时录用;
    (5)如果丁被录用,则戊一定会被录用,且两人都只在围棋协会。
    如果乙没有被两社团录用,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被围棋协会录用
    B.丙被围棋协会录用
    C.戊被辩论协会录用
    D.己被辩论协会录用

    答案:D
    解析:
    由上题可知,甲、丁、戊均只被一个社团录用,再结合(2)和(4)可知,己被两个社团录用,己被辩论协会录用。故答案选D。

  • 第19题:

    某公司甲、乙、丙、丁、戊5人爱好出国旅游,去年,在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4国中,他们每人都去了其中的两个国家旅游,且每个国家总有他们中的2-3人去旅游。已知:(1)如果甲去韩国,则丁不去英国;(2)丙与戊去年总是结伴出国旅游;(3)丁和乙只去欧洲国家旅游。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了韩国和日本。
    B.乙去了英国和日本。
    C.丙去了韩国和英国。
    D.丁去了日本和法国。
    E.戊去了韩国和日本。

    答案:E
    解析:
    【E】解析:分析推理。题干条件,5个人每人去两个国家,每个国家有2-3人去。根据条件(3),可知丁和乙去英国和法国,排除B和D。根据条件(1)的逆否命题:丁去英国→┐甲韩国,可知甲不去韩国,排除A。根据条件(2)丙和戊结伴出游,如果丙去了英国,那么戊也去,这样英国就有4人(乙、丁、丙、戊)旅游,和题干条件“每个国家只有2-3人去旅游”产生了冲突,排除B。所以选E。

  • 第20题:

    某单位拟派遣3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到西部山区进行精准扶贫。报名者踊跃,经过考察,最终确定了陈甲、博乙、赵丙、邓丁、刘戊、张己6名候选人。根据工作需要,派遣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若派遣陈甲,则派遣邓丁但不派遣张己;(2)若博乙、赵丙至少派遣1人,则不派造刘戊。如果陈甲、刘戊至少派遣1人,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派遣刘戊
    B.派遣赵丙
    C.派遣陈甲
    D.派遣博乙
    E.派遣邓丁

    答案:E
    解析:

  • 第21题:

    某单位拟派遣3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到西部山区进行精准扶贫。报名者踊跃,经过考察,最终确定了陈甲、博乙、赵丙、邓丁、刘戊、张己6名候选人。根据工作需要,派遣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若派遣陈甲,则派遣邓丁但不派遣张己;(2)若博乙、赵丙至少派遣1人,则不派造刘戊。以下哪项的派遣人选和上述条件不矛盾?

    A.赵丙、邓丁、刘戊
    B.陈甲、博乙、赵丙
    C.博乙、邓丁、刘戊
    D.邓丁、刘戊、张已
    E.陈甲、赵丙、刘戊

    答案:D
    解析:

  • 第22题:

    图4所示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

    A.只有甲

    B.只有乙、丙

    C.只有丁、戊、己

    D.只有乙、丙、己

    答案:D
    解析:
    捕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依次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从图中可看出丁、戊、己为初级消费者,同时己又以戊为食且被丙所食,故乙、丙、己为次级消费者。

  • 第23题:

    单选题
    公司要在代号为甲、乙、丙、丁、戊、己中选拔人出差,人选的配备要求,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1)甲、乙两人至少去一个人; (2)甲、丁不能一起去; (3)甲、戊、己三人中要派两人去; (4)乙、丙两人中去一人; (5)丙、丁两人中去一人; (6)若丁不去,则戊也不去。 那么哪些人出差了()
    A

    甲、乙、丙、己

    B

    甲、乙、己

    C

    乙、丙、丁、戊

    D

    乙、丙、戊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条件3可以排除C、D,由条件4排除A,因此答案为B,可以代入题中验证,符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