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某一小学2010年、201 1年和2012年入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调查,了解阅读兴趣随年级升高的变化情况。该设计属于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微观发生设计

题目
研究者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某一小学2010年、201 1年和2012年入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调查,了解阅读兴趣随年级升高的变化情况。该设计属于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微观发生设计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研究者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某一小学2010年、201 1年和2012年入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调查,了解阅读兴趣随年级升高的变化情况。该设计属于”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

    A、指导读者做好读书笔记

    B、树立高尚的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

    C、设置问题情境,增强阅读兴趣

    D、创设各种条件,在实践中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正确答案:B,C,D

  • 第2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莉,为了解“有事小演讲家”沙龙活动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体现的效果,她选择了三年级(1)班和三年级(2)班参与研究,这两个班的阅读平均成绩分别为73分和72分,三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均参与“有事小演讲家”沙龙活动,三年级(2)班则不参与,经过一学期的沙龙活动,期末这两个班的阅读平均成绩分别为83分和78分,根据上述描述,小莉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A.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C.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D.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标准实验设计中的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某指标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该指标的前后变化与控制组该指标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题中小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即为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 第3题:

    对小学五年级180名学生先后进行了语文阅读能力测验和语文综合测验,现以语文阅读能力为标i准,求语文综合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使用Excel来计算。


    答案:
    解析:
    步骤一:计算表结构,把数据填入表中(见下表)。

    步骤三:观察预期表,可以看出左下、右上方向上各单元格内所占人数比例大,其他各格所占比例,所以测验试卷的效度高。

  • 第4题: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兴趣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学生爱读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兴趣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经常把作品中的人物与自己进行对比,审查自己已有的经历,设计今后的道路,并在实际生活中模仿那些他们崇拜的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这是人生的第二次模仿(第一次模仿是指幼儿时期模仿成人的语言和行动),对树立人生观和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大影响。

  • 第5题:

    从整体上看高中毕业的听障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仅相当于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健听学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语文教育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字。


    正确答案:40万

  • 第7题:

    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

    • A、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难以深刻理解
    • B、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
    • C、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D、对学习常规缺乏足够的了解
    • E、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通过阅读杂志和与他人谈话来了解公众兴趣的变化、竞争对手可能的打算等,属于()角色。

    • A、领导者
    • B、人际关系
    • C、联络者
    • D、监听者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判断题
    许多中小学生不愿意阅读,或对读书缺乏动力,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读书的兴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举例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确答案: 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当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时,阅读兴趣也就产生了。所以,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再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语文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慎重选择教科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范围要大一些,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化。把一种事物当做美来追求,才会产生兴趣、热情和意志,才会为之奋斗。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以审美的目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位美,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
    A

    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难以深刻理解

    B

    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

    C

    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D

    对学习常规缺乏足够的了解

    E

    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培养学习兴趣是(  )咨询的重点。
    A

    大学生

    B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C

    中学生

    D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非正式教育步入学校正规教育,这时他们常常有学校适应不良、学习兴趣淡漠等情况。为此学校适应问题和培养学习兴趣便是该阶段小学生心理咨询的重点。

  • 第13题:

    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l)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3)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


    答案:
    解析:
    (1)本实验的研究假设是:该种阅读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2)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是单组前后侧设计,格式为:0.X 0:(3)该实验设计采用的统计方法是前测与后测成绩进行差异检验,如果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且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就表明该种阅读方法是有效的。(4)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及统计方法①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第二,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内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那么会出现保持和遗忘的个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映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的结果。②改进方案再在这个学校抽取一个前测成绩与实验班相同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的成绩与实验组的成绩形成对比。③采用的统计方法采用的统计方法是比较两个班级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差或使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 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实验设计和对照组实验设计的区别。

  • 第14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写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答案:
    解析:
    (1)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措施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使学生敢于写。
    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一些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
    ③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开展作文评比活动、优秀作文赏析活动等,使学生乐于写。
    (2)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write short passages.
    Ability aim : Students can write and talk about their diet plan in their daily life.
    Emotional aim : Students become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and know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a healthy diet.
    (3)导入和写前环节
    Warming up and lead-in:
    ①Daily greeting.
    ②Show some food on PPT and ask students what their favorite food are and why.
    【设计意图】
    从生活角度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营造学习氛围。
    Pre-writing :
    The teacher firstly tells the students the writing topic. And then they need to have a talk about their food forbreakfast. After that, the teacher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nd also the teacher canshow a writing model, which includes a basic structure.
    【设计意图】
    写前交代清楚所写话题及所涉及的一些词汇、句式结构等,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欲。

  • 第15题:

    教学设计(9年级)
    (1)拟定本文的教学重点(要求从内容上与手法上各写一点)。
    (2)给本文拟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教学导人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
    解析:
    (1)教学重点 ①了解全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年轻生命的痛惜、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体味含蓄之美,理解主题升华的过程。
    (2)教学导入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正在更加疯狂地、大规模地侵略中国,大片国土沦为敌战区,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一方面日本侵略者气势汹汹,所到之处似乎无坚不摧;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斗争。而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变得十分复杂,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使一些人更加迷惘、恐慌。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扑朔迷离。抗日战争开始,巴金就为抗战到处奔波,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战斗的笔杆。《废园外》即是作家对这一残酷战争的赤裸裸的控诉。《废园外》是巴金很喜欢的一篇散文,它不仅震撼了当时的读者的心,哪怕就连今天不了解日军轰炸昆明事件的读者.也会为文中少女的惨死而感到悲哀,为作者对青春、生命的深情而感动。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 第16题:

    许多中小学生不愿意阅读,或对读书缺乏动力,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读书的兴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教育储蓄存款的储户要求是()。

    • A、还未入学的学生
    • B、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 C、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 D、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举例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确答案: 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当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时,阅读兴趣也就产生了。所以,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再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语文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慎重选择教科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范围要大一些,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化。把一种事物当做美来追求,才会产生兴趣、热情和意志,才会为之奋斗。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以审美的目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位美,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 第19题:

    提前读写,就是指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能独立阅读书籍,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能把自己会说的话,想说的话,看到的听到的通过书面表达出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培养学习兴趣是()学校咨询的重点
    A

    大学生

    B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C

    中学生

    D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培养学习兴趣是(  )咨询的重点。(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

    大学生

    B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C

    中学生

    D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非正式教育步入学校正规教育,这时他们常常有学校适应不良、学习兴趣淡漠等情况。为此学校适应问题和培养学习兴趣便是该阶段小学生心理咨询的重点。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日本初等学校中,阅读教学是国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日本初等学校强调进行“有兴趣地阅读”,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日本提倡“多阅读”,大量地阅读,并且阅读的面要宽,阅读材料的种类要多。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上则应该“()”。
    A

    全面阅读

    B

    主动阅读

    C

    有选择地阅读

    D

    积极阅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语文教育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字。

    正确答案: 五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