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一个年轻人在公交车上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拒绝把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受到周边人的指责。周边人的行为体现的是()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
第3题:
公交车上来了一位老人,却已没有座位了,你怎么做()
第4题: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正确的做法有()
第5题:
近段时间来,小明坐公交车常给老年人让座,可以认为小明已经形成良好的道德。
第6题:
公交车上来一老人,好心司机劝乘客让座,车上的年轻人都不起身。司机发火,熄火罢运,并扬言:今天没人让座就不开车!根据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看待?
第7题:
一名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给老人,在道德认识中,这是一种()。
第8题:
近日,济南市某公交车驾驶员按了两次“文明礼让宣传键”,仍旧没有乘客给一位老人让座,便对坐在前排座位的女乘客进行了让座提醒。这名女乘客在让座之后,向公交车公司投诉了该司机,认为公交司机提醒她让座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对此,有人认为,“点名让座”是一种道德绑架,并不值得提倡;有人认为,司机提醒乘客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职责所在,也是发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好事,不是“道德绑架”。你怎么看?
第9题:
认为老年人应该尊重年轻人
提倡年轻人应无条件地给老年人让座
认为让座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提倡自愿让座而非被胁迫让座
第10题:
感觉
自觉
直觉
传统
第11题:
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
把果皮丢入垃圾桶
收养流浪小动物
攀登珠峰
第12题:
第13题:
近段时间来,小明坐公交车常给老年人让座,可以认为小明已经形成良好的道德。
A对
B错
第14题:
下列行为是文明行为的是()
第15题:
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第16题:
一名六岁的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给老人,在道德认识中,这是一种()
第17题:
下面的亲社会行为中属于助人行为的是()。
第18题:
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第19题:
据报道,某地一公交车上农民工小伙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但是抱孩子的妇女竟嫌弃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对此,你怎么看?
第20题:
公德还是私德的争论在公交车上的让座表现得最为明显。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私德,因为很显然,掏了钱就有了坐座位的权利,即使没有座位也是因为自己的时间成本比有座位的花费少(例如早到的人比迟到者时间成本上花费得多),因而没有任何义务为别人让座,而给别人让座只是一种自我的良心发现;但我们忘记了公德之所以是公德,正是在于权利的让度,这种让度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利,而出现这种自觉的社会行为规则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理解,所以让座不能用经济利益来衡量,而必须看到一分钱一份权利背后的限制和阻碍,公德的执行不仅在于自己的内心自由,还在于社会舆论的强制,即使这种强制很微弱。以下各项最能概括上段文字的是()。
第21题:
第22题:
感觉
自觉
直觉
传统
习惯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