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而获得的
A、外部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观察
D、模仿范性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励而相应地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称为 ()。
第6题: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第7题:
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惩而相应地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是:()
第8题:
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作()
第9题:
攻击性行为
性别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
第10题:
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
正性强化
负性强化
模仿行为
第11题: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特殊强化
第12题:
正性强化
负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
及时强化
延迟强化
第13题:
看到别的患者通过锻炼恢复很快,自己也仿效加强锻炼,属于
A、自我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正性强化
D、负性强化
E、模仿行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示范模仿疗法中,减弱不良行为的效果不能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获得()
第17题:
班杜拉认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行为有()
第18题:
“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属于()
第19题: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_____后果而受到强化,心理学上称之为替代强化。
第20题: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这是()。
第21题: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说
情绪唤醒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