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

题目
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参议院三读公布的宪法文件,它规定中华民国为民主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权利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和公布施行,是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在正式宪法实施以前,具有与宪法相等的效力。作为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宣示中华民国为统一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制度,实行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参议院是立法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并规定了其他相应的组织与制度。3)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及应尽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这些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标榜的民主精神。4)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它以法律的形式破除了清王朝束缚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桎梏,破坏了封建国家所有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过程中,各种政治势力之问围绕政权问题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字里行问都反映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制约袁世凯、保卫民国的苦心和努力。主要表现在:1)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政治权力。2)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了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件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复议时,如有2/3的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3)规定特别修改程序,以制约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约法的增删修改,须由参议院议员2/3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之赞成方可进行,以防止袁世凯擅自修改变更约法。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的资产阶级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

  • 第2题:

    简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性质与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于1911年12月通过。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这个大纲是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该大纲作为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以美国国家制度为模式,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该大纲规定,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体,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率军队并行使行政权力;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委派三名参议员组成。在参议院成立以前,暂时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代行其职权;临时中央裁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由临时大总统取得参议院同意后设立。
    (3)性质和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具有某种临时宪法的性质,但从内容上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组织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其历史意义在于: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虽然在形式上并不十分完备,但是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共和政体的诞生,宣告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因而具有进步意义,并成为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但是该大纲对于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任何反映,显示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及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产生的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性质。

  • 第3题:

    试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为了总结一年多来土地革命的经验,并解决五四指示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共十六条,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是:第一,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没收他们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的多余部分;废除一切词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和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改革以前的债务。第二,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将没收的封建土地和财物,不分男女老幼,以乡为单位,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之后并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第三,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第四,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的,其任务是保证土地法大纲的贯彻施行,并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的罪犯。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踊跃地参加人民解放军,打击美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 A、《兴国土地法》
    • B、《井冈山土地法》
    •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大纲》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
    (1)主要内容
    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②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③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2)历史意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便根据大纲精神,进一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第7题:

    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

    • A、《兴国土地法》
    • B、《土地问题决议案》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井冈山土地法》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犯罪,组织()予以审判和处分。


    正确答案:人民法庭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
    (1)主要内容
    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②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③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2)历史意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便根据大纲精神,进一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为了总结一年多来土地革命的经验,并解决五四指示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共十六条,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是:第一,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没收他们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的多余部分;废除一切词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和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改革以前的债务。第二,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将没收的封建土地和财物,不分男女老幼,以乡为单位,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之后并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第三,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第四,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的,其任务是保证土地法大纲的贯彻施行,并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的罪犯。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踊跃地参加人民解放军,打击美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1947年10月10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共16条,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彻底改革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彻底改革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对农民所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途径是平分土地和财产。
    第二,规定没收征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土地法大纲》宣布:“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等。
    第三,团结中农和保护工商业者的利益。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是党和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土地法大纲》的规定坚持了团结中农的原则。土地改革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因而对一般工商业采取保护措施。
    第四,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和保证土地改革的措施。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是“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
    第五,规定了若干特殊的土地及其财产的处理办法。如山林、水利、芦苇地、果园、池塘、荒地等的处理办法;名胜古迹,应妥善保护;军火武器及满足农民需要后余下的大宗货币、资财、粮食等物的处理办法等。
    第六,规定了土地分配中若干特殊问题的处理办法。如对一般的乡村工人、自由职业者及其家庭、家居乡村的人民解放军、民主政权及人民团体的人员及其家庭、地主及其家庭、家居乡村的国民党军队官兵、国民党政府官员、国民党党员及敌后其他人员、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等的土地分配原则和办法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犯罪,组织()予以审判和处分。

    正确答案: 人民法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
    解析:
    (1)1931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1月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某些修改,最重要的是增加“同中农巩固的联合”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包括序言和17条正文,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1)规定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它与标榜“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对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劳苦大众实行民主,对军阀、官僚、地主、资本家、豪绅、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反革命分子实行专政。2)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中央执行委员会为保证工农大众参加国家管理,便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原则。这是根据革命实践及苏联经验建立的新式民主制度。3)规定并保障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工农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保障条件。4)规定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由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及不平等条约。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站在一起,苏联是巩固的同盟者。对受迫害的世界革命者给予保护。对居住在苏区从事劳动的外国人给予法定的政治权利。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它同资产阶级的约法以及旧中国反动政府制定的宪法有本质的区别。它肯定了革命胜利成果,为全国工农民众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尽管因缺乏宪政经验和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而存在局限性,但仍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的颁行调动了苏区人民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 第14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第2条规定:()。
    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

  • 第15题:

    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历史意义和特点。


    正确答案:《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1、《宪法大纲》第二条规定:红色政权“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宪法大纲》规定红色政权的 基本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规定实行民主选举制。《宪法大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工农劳苦大众当家做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人民成为历史的真正的主人。
    2、《宪法大纲》规定:工农民主政权的任务“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宪法大纲》规定:“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雇农、贫农、中农”;“中华苏维埃政权保证彻底地实行妇女解放为目的,承认婚姻自由,实行各种保护妇女的办法,使妇女能够从事实上逐渐得到脱离家务束缚的物质基础,而参加全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生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实行民族独立;改善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
    3、《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手执武器参加革命战争的权利,只能属于工农劳苦群众”; 工农劳苦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苏维埃公民“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苏维埃政权“在进行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承认婚姻自由。
    4、《宪法大纲》宣布:“中华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自决权”,他们有权“建立自己的区域自治”;“中华苏维埃政权现在要努力帮助这些弱小民族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的压迫统治,而得到完全自主;苏维埃政权更要在这些民族中发展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
    5、《宪法大纲》规定:“中华民族的完全自由与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特权和压迫;“宣告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是与它站在一条革命战线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联,是它的巩固的联盟者”。

  • 第16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规定土地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涂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富农。
    (3)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环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 第17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 为总结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更加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土地政策,推动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共中央工委在刘少奇的主持下,于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西柏村召开了全国运动队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 第18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
    • C、苏维埃土地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简论乐歌活动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在乐歌活动的影响下,培养出我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人才,为音乐发展提供师资人才。
    2、展示出来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引起社会重视,从而确立了音乐课的地位。
    3、成为西欧音乐知识传播到中国的媒介,提高国人音乐修养
    4、出现“集体唱歌”这一新的音乐形式,対中国“五四”以后,三十年代群众歌曲体裁形成,以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展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第20题:

    单选题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是()。
    A

    《井冈山土地法》

    B

    《兴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47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共十六条。彻底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历史意义和特点。

    正确答案: 《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1、《宪法大纲》第二条规定:红色政权“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宪法大纲》规定红色政权的 基本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规定实行民主选举制。《宪法大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工农劳苦大众当家做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人民成为历史的真正的主人。
    2、《宪法大纲》规定:工农民主政权的任务“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宪法大纲》规定:“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雇农、贫农、中农”;“中华苏维埃政权保证彻底地实行妇女解放为目的,承认婚姻自由,实行各种保护妇女的办法,使妇女能够从事实上逐渐得到脱离家务束缚的物质基础,而参加全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生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实行民族独立;改善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
    3、《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手执武器参加革命战争的权利,只能属于工农劳苦群众”; 工农劳苦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苏维埃公民“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苏维埃政权“在进行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承认婚姻自由。
    4、《宪法大纲》宣布:“中华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自决权”,他们有权“建立自己的区域自治”;“中华苏维埃政权现在要努力帮助这些弱小民族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的压迫统治,而得到完全自主;苏维埃政权更要在这些民族中发展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
    5、《宪法大纲》规定:“中华民族的完全自由与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特权和压迫;“宣告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是与它站在一条革命战线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联,是它的巩固的联盟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