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清朝统治蒙古、回部、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第2题:
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分为()两个系统。
第3题:
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的设立。
第4题: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第5题: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第6题:
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
第7题:
1861年,清政府设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第8题:
理藩院
总理衙门
宣政院
军机处
第9题:
都察院
总理衙门
大理寺
理藩院
第10题:
理藩院
礼部
太常寺
鸿胪寺
第11题:
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第12题:
理藩院
礼部
总理衙门
军机处
第13题: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清朝在中央设置()
第14题:
清朝依据《辛丑条约》设立的总理衙门,位于六部之首,意味着清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已经从以往的藩属朝贡转为了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
第15题: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自始至终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第16题: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第17题:
清朝政府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化的明显标志是确立了()。
第18题: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清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第19题: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但它一直被视为一种临时性机构,士大夫顾清议多耻于任职其间,国史馆于总理衙门任事者,独无年表。1901年总理衙门被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清末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遭遇不能表明()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五口通商大臣
总理衙门
总税务司
内阁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