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不包括()。
第2题:
袁世凯复辟后,领导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是()
第3题: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要有实权,主张总统制。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才同意把责任内阁这一条写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宪政原则,这种做法()
第4题:
民国史上的两次帝制,分别是由()和()领导的。()
第5题:
孙中山同意将大总统的职位让于袁世凯的条件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遵守临时约法。
第6题:
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是由()提出的。
第7题:
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袁世凯到南京就职
遵守临时约法
实行三权分立
第8题:
袁世凯必须宣布拥护共和
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定都南京
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
第9题:
孙中山
梁启超
黄兴
杨度
第10题:
奠都南京
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遵守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第11题:
第12题:
黄兴
宋教仁
袁世凯
孙中山
第13题:
孙中山同意将大总统的职位让于袁世凯的条件是()。
第14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第15题: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附以力图制约袁世凯的三个条件是总统在南京就职。()、()为首都
第16题:
三民主义是谁提出来的()
第17题:
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第18题:
1912年,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第19题:
袁世凯承认共和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20题:
保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争取帝国主义各国的支持
第21题:
孙中山
黄光
蔡锷
梁启超
第22题:
南京为首都
北京为首都
总统在南京就职
遵守约法
第23题:
王安石
朱元璋
孙中山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