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A.南京为首都
B.北京为首都
C.总统在南京就职
D.遵守约法
第1题:
第2题:
孙中山同意将大总统的职位让于袁世凯的条件是()。
第3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并指出:“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概括孙中山辞职的原因不包括()
第4题:
分析《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正件咨文与附件质问书蔚成对照的文风特色。
第5题:
三民主义是谁提出来的()
第6题:
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是由()提出的。
第7题:
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袁世凯到南京就职
遵守临时约法
实行三权分立
第8题:
袁世凯必须宣布拥护共和
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定都南京
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黄兴
宋教仁
袁世凯
孙中山
第13题: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并提出了()个条件。
第14题:
员工有辞职的权利但必须提前1个月向公司主管部门提出辞职申请。()
第15题:
孙中山屡战屡败,又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终于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16题: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附以力图制约袁世凯的三个条件是总统在南京就职。()、()为首都
第17题:
孙中山同意将大总统的职位让于袁世凯的条件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遵守临时约法。
第18题:
1912年,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第19题:
袁世凯承认共和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20题:
南京为首都
总统在南京就职
总统要遵守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第21题:
奠都南京
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遵守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第22题:
南京为首都
北京为首都
总统在南京就职
遵守约法
第23题:
王安石
朱元璋
孙中山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