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简述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略
第3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包括()
A逻辑式组织
B心理式组织
C折中式组织
D训练式组织
第4题:
.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5题: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
第6题:
()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以这种方法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又称作论理组织法。
第7题:
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第8题:
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
纵向组织
横向组织
第9题:
排列式组织
逻辑式组织
心理式组织
情景式组织
第10题:
宏观组织与微观组织
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
逻辑顺序组织与心理顺序组织
直观组织与抽象组织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第11题:
活动顺序
逻辑顺序
心理顺序
自然顺序
第12题:
纵向组织
逻辑组织
横向组织
心理组织
第13题:
第14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
A排列式组织
B逻辑式组织
C心理式组织
D情景式组织
第15题:
课程的()是指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第16题:
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
第17题:
课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最基本标准包括()。
第18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第19题:
简述社会组织的三大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第20题: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
第21题:
逻辑式组织
心理式组织
折中式组织
训练式组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