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裉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斗争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 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中国共产党坚持

题目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裉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斗争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
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中国共产党坚持“城市中心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相似考题
更多“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裉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表明 ”相关问题
  • 第1题: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段话旨在强调( )

    A.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源泉
    B.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C.统一战线是革命的重要武器
    D.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案:B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革命主要的、长期的斗争形式。【应试指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优点,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 第2题:

    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 A、瞿秋白
    • B、李立三
    • C、王明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谈到工人阶级“也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内占有自己的地位”的意思是,在现实主义艺术中,必须()。

    • A、塑出工人阶级的典型形象
    • B、描写工人阶级对旧制度的反叛
    • C、以工人的斗争生活为主,并写出斗争的必然胜利
    • D、描写工人斗争,揭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

    正确答案:A

  • 第4题: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说明()

    •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正确答案:C

  • 第5题: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了()

    •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没有()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 A、知识分子
    • B、工人阶级
    • C、农民兄弟
    • D、军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1925年5月,以此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的运动是()。

    • A、省港大罢工
    •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C、五卅运动
    • D、香港海员大罢工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
    A

    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

    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话表明()
    A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

    B

    “工农武装割据”符合中国国情

    C

    “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

    “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政权的唯一斗争形式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 )。
    A

    “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 

    B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 

    C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D

    “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设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著作。 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但是,当时党内一些“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强敌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即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第12题:

    单选题
    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A

    瞿秋白

    B

    李立三

    C

    王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 )。

    • A、“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 
    • B、“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 
    • C、“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 D、“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设想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什么大罢工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


    正确答案: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第15题:

    “五四”运动后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 B、京注铁路工人罢工
    • C、“五卅”运动
    • D、北伐战争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 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 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
    • 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A、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 B、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 C、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 D、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按系数计取费用时,应首先按各省规定的系数执行,本.省没有特殊规定时,可按全国统一预算定额中规定的系数执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中国工人运动从二七惨案后,掀起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

    • A、省港大罢工
    • B、五卅运动
    • C、青岛日资纱厂工人罢工
    •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五四”运动后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是()
    A

    香港海员罢工

    B

    京注铁路工人罢工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揭示了()
    A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B

    共产党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的形式

    C

    要走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D

    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有人认为:“在普遍形势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若有特殊情况,“工人阶级在彼时能获得若干政权,乃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努力至何种程度及世界的形势而决定。”这种观点实质上()
    A

    认为中国革命始终处于高潮

    B

    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

    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敌人

    D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斗争的发展

    B

    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

    C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

    中国共产党坚持“城市中心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