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意在表明A.工人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B.共产党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的形式 C.要走城市包围农村,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要确立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题目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意在表明


A.工人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B.共产党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的形式
C.要走城市包围农村,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要确立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相似考题

3.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1 布哈林(当时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长的时间.在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 ——摘自《“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毛泽东的独特创造》 材料2 “想‘以农村来包围城市’,‘但凭红军来夺取中心城市’都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因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心腹的残酷的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的激烈争斗——武装暴动.所以忽视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不只是策略上的严重错误,而且会成为不可要饶恕的罪过.”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材料3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如苏联之于全世界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也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4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但是在同一个原则下,就无产阶级政党在各种条件下执行这个原则的表现说来,则基于条件的不同而不一致.”“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中的错误及其原因. (2)指出材料2所坚持的错误道路. (3)根据材料3,说明毛泽东提出的新思想及其实质. (4)根据材料4,说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

更多““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意在表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写作的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D.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反对本本主义》。
    【正确分析】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总结经验,阐明了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干扰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形成的,故B选项错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故D选项错误。

  • 第2题:

    1930年1月,毛泽东指出()是中国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 A、城市斗争
    • B、工人斗争
    • C、农民斗争
    • D、无产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 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 D、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 B、中国内无民主制度,人民受封建制度的沉重压迫
    • C、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沉重压迫
    • D、武装斗争是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 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 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 D、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 A、奴隶革命
    • B、资产阶级革命
    • C、农民革命
    • D、无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多选题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有()。
    A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B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C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D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央机关刊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正确答案: 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央机关刊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话表明()
    A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

    B

    “工农武装割据”符合中国国情

    C

    “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

    “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政权的唯一斗争形式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A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

    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D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B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C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D

    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央机关刊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 第14题: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央机关刊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正确答案: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 第15题: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有()。

    •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 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 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 D、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 B、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历史任务
    • D、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因为()

    •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B、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
    • C、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 D、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天然形成的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多选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
    A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

    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

    单纯的农民战争对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单纯的农民战争对反帝反封建斗争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19题:

    问答题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正确答案: (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3)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
    A

    争取民主

    B

    农民运动

    C

    武装斗争

    D

    工人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段材料揭示了()
    A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B

    共产党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的形式

    C

    要走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D

    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列宁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指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类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运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际上支持农民运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以上论述说明()
    A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B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C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革命群众

    D

    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

    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