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液中氧浓度增加,溶氧浓度亦随之增加
第1题:
简述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溶氧浓度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
第2题:
某机械搅拌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为0.025mol/m3,此罐压下饱和溶氧浓度为0.275mol/m3,此罐的KLa值为1000(1/h),根据传质理论,计算此类发酵罐的供氧能力为()mol(O2)/(m3∙h).
第3题:
什么是临界氧浓度和最适氧浓度,发酵过程的一般溶氧变化规律是什么?
第4题: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第5题:
临界氧浓度是指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的最低要求
第6题:
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监控的意义是什么?
第7题:
决定氧量的标准是(),饱和培养液的溶氧浓度为()。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发酵过程中一类是可以直接采用特定的传感器监测的参数有()
第14题:
发酵过程控制参数中属于化学参数的有()。
第15题:
膜式氧合器使用时PaCO2高,PaO2正常处理是()
第16题:
覆膜氧电极主要用来测定发酵液中的()。
第17题:
如何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
第18题:
发酵液中供氧和需氧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氧的平衡最终反映在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上面,可用下式推出:溶解氧变化=供氧–耗氧,即dc/dt=OTR-OUR=Kla(C*-C)-OUR。如果发酵过程溶解氧处于临界氧浓度之下,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请列举并分析该措施。
第19题:
降低气体流量,增加氧浓度
降低气体流量,降低氧浓度
增加气体流量,维持氧浓度
增加气体流量,提高氧浓度
增加气体流量,降低氧浓度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溶解氧浓度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
微生物的耗氧速率
排出气体的氧浓度
第22题:
第23题:
减少气流量,增加氧浓度
减少气流量,减少氧浓度
增加气流量,维持氧浓度
增加气流量,增加氧浓度
增加气流量,减少氧浓度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