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营养液中的溶存氧浓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供氧充足与否是无土栽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要求营养液中溶存氧适宜浓度应不小于()。

    • A、1~1.5mg/L
    • B、1.5~2mg/L
    • C、2~3mg/L
    • D、4~5mg/L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在实际的生物反应器中,溶氧浓度只是氧传递溶率的函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溶氧传质的总推动力就是气相与细胞内的氧浓度之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监控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考察工艺控制是否满足要求
    2、其它异常情况的表征,染菌、噬菌体、设备和操作故障
    3、间接控制的措施

  • 第6题:

    决定氧量的标准是(),饱和培养液的溶氧浓度为()。


    正确答案:溶解氧;7mg/L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临界溶氧浓度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临界氧浓度:CCr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
    一般对于微生物:CCr:=1~15%饱和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营养液中的溶存氧浓度

    正确答案: 简称DO,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条件下单位体积营养液中溶解的氧气的数量,以毫克每升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监控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考察工艺控制是否满足要求
    2、其它异常情况的表征,染菌、噬菌体、设备和操作故障
    3、间接控制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临界溶氧浓度

    正确答案: 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供氧充足与否是无土栽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要求营养液中溶存氧适宜浓度应不小于()。
    A

    1~1.5mg/L

    B

    1.5~2mg/L

    C

    2~3mg/L

    D

    4~5mg/L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在实际的生物反应器中,溶氧浓度只是氧传递溶率的函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对培地温度描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影响根的生长
    • B、影响营养液中溶存氧的浓度
    • C、病菌繁殖速度
    • D、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溶氧传质的总推动力是气相和细胞内的氧浓度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什么是临界氧浓度和最适氧浓度,发酵过程的一般溶氧变化规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界氧浓度:不影响微生物呼吸时的最低溶解氧浓度称为临界溶解氧浓度;
    最适氧浓度:指溶解氧浓度对生物合成的一个最适范围。
    变化规律:一般来说,发酵初期,菌体大量增殖,耗氧量大,此时氧量供小于求,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同时菌体摄氧量则出现高峰。发酵中,对于分批发酵来说溶解氧浓度变化比较小,因为菌体已繁殖到一定程度,呼吸强度变化不大。到了发酵后期,由于菌体衰亡,呼吸强度减弱,溶解氧浓度也会逐步上升。菌体开始自溶后,溶解氧浓度上升更为明显。

  • 第16题:

    试述临界溶氧浓度、氧饱和度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临界氧浓度:CCr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饱和溶氧浓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mol/m3

  • 第17题:

    临界溶氧浓度


    正确答案: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 第18题:

    什么是好氧微生物培养的临界溶氧浓度?如何测定?是否所有的好氧微生物培养过程都必需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溶解氧增加到一定值时,比耗氧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浓度。
    测法:将供氧充分的微生物培养体系停止通风,检测培养系统的溶氧浓度变化情况,首先是溶氧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溶氧浓度曲线拐点处的溶氧浓度值即为该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并非所有的好氧培养过程都需要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比如以丙酮酸为前体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发酵生产就应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下。

  • 第19题:

    判断题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以下对培地温度描述正确的是()。
    A

    直接影响根的生长

    B

    影响营养液中溶存氧的浓度

    C

    病菌繁殖速度

    D

    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好氧微生物培养的临界溶氧浓度?如何测定?是否所有的好氧微生物培养过程都必需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溶解氧增加到一定值时,比耗氧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浓度。
    测法:将供氧充分的微生物培养体系停止通风,检测培养系统的溶氧浓度变化情况,首先是溶氧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溶氧浓度曲线拐点处的溶氧浓度值即为该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并非所有的好氧培养过程都需要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比如以丙酮酸为前体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发酵生产就应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临界溶氧浓度、氧饱和度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临界氧浓度:CCr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饱和溶氧浓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mol/m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海水溶氧最小层通常出现在(),再往深处,溶氧浓度又开始回升,其回升原因是()。

    正确答案: 密度跃层,大洋下面潜流着极区下沉而来的寒冷富氧的巨大水团所造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