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来源都是二次来源,即通过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细颗粒物。

题目

14、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来源都是二次来源,即通过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细颗粒物。


相似考题

2.PM2.5的主要来源有哪些?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从形成过程上,可以分为一次来源与二次来源。一次来源又可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自然源在全球范围分布广泛,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飓风、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自然现象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根据对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人为大气污染源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则称为移动源。二次源是指( )。二次细颗粒物又可分为二次无机细颗粒和二次有机细颗粒,前者主要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无机气态前体物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过程而形成的。二次有机细颗粒物含有数千种有机化合物,是由VOCs转化而来的。A、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无机细颗粒物B、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有机细颗粒物C、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细颗粒物

更多“14、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来源都是二次来源,即通过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细颗粒物。”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关于细颗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颗粒物易沉积于肺泡中

    B、细颗粒物又称为飘尘

    C、细颗粒物的某些较细组分甚至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

    D、细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

    E、细颗粒物易于吸附各种重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A.TSP

    B.气溶胶

    C.细颗粒物

    D.IP

    E.降尘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当前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中,约80%的二氧化碳、60%的氮氧化物、50%的细颗粒物来源于煤炭燃烧,而燃煤排放当中近一半源自直燃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大气中的颗粒物质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他的来源和归宿是什么?


    正确答案: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来源包括:自然源、人为源和大气颗粒物自然源主要包括土壤、岩石风化削、火山喷发物、海盐微粒、林木灰烬等人为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建筑工地、露天采矿等大气颗粒物也来源于某些一次污染物如SO2、NOx在大气中进行一系列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硝酸盐颗粒及气溶胶等大气中颗粒大于10μm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沉降到地面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沉降速度较慢,一般能在大气中呈悬浮态,可以作为凝结核,形成烟雾、微尘、轻雾等,即气溶胶另外,一些金属粉尘还可作为SO2、NOx进行氧化的催化剂,或与硝酸、硫酸等反应生成硝酸盐、硫酸盐等物质,在大气中进行迁移转化

  • 第5题:

    PM2.5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二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成二次细颗粒物。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 A、TSP
    • B、气溶胶
    • C、细颗粒物
    • D、IP
    • E、降尘

    正确答案:D

  • 第7题:

    PM2.5又被称为()

    • A、空气扬尘
    • B、大气酸雨
    • C、细颗粒物
    • D、大颗粒物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大气细颗粒物的一次源包括()。

    • A、工业粉尘
    • B、机动车尾气
    • C、道路扬尘
    • D、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凝聚成的细颗粒物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单选题
    ()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A

    PM2.5

    B

    PM50

    C

    PM20

    D

    PM2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分类。

    正确答案: 来源:分为两种,一是天然来源,二是人为来源。
    天然来源包括地面扬尘、海浪溅出的泡沫、火山灰、森林火灾、宇宙陨星尘埃等。
    人为来源包括飞灰和气态污染物等。
    分类:
    ①按来源分:天然来源颗粒物、人为来源颗粒物。
    ②按存在形态分:液态颗粒物、固态颗粒物、液固混合颗粒物。
    ③按形成方式分: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
    ④按组成分:无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
    ⑤按粒径分:总悬浮颗粒物、降尘、飘尘、可吸入颗粒物及呼吸性颗粒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细颗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细颗粒物易沉积于肺泡中

    B

    细颗粒物又称为飘尘

    C

    细颗粒物的某些较细组分甚至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

    D

    细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

    E

    细颗粒物易于吸附各种重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大气中的颗粒物质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他的来源和归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来源包括:自然源、人为源和大气颗粒物自然源主要包括土壤、岩石风化削、火山喷发物、海盐微粒、林木灰烬等人为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建筑工地、露天采矿等大气颗粒物也来源于某些一次污染物如SO2、NOx在大气中进行一系列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硝酸盐颗粒及气溶胶等大气中颗粒大于10μm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沉降到地面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沉降速度较慢,一般能在大气中呈悬浮态,可以作为凝结核,形成烟雾、微尘、轻雾等,即气溶胶另外,一些金属粉尘还可作为SO2、NOx进行氧化的催化剂,或与硝酸、硫酸等反应生成硝酸盐、硫酸盐等物质,在大气中进行迁移转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A.降尘

    B.总悬浮颗粒物

    C.可吸入颗粒物

    D.烟尘

    E.细颗粒物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空气污染物对大脑造成严重影响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即直径小于2.5微米的空气污染物。一旦被吸入体内,它们就能抵达肺部深处,进入血流,并随之进入大脑。细颗粒物直径极小,足够穿越为阻隔大型毒物分子而存在的血脑屏障。若细颗粒物由鼻子吸入,还可以通过鼻腔中的嗅觉神经进入大脑。这些颗粒物可能会激发炎症反应,导致严重的脑部疾病,影响认知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空气污染物中细颗粒物进入大脑的危害
    B.空气污染物是造成大脑疾病的罪魁祸首
    C.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如何进入大脑
    D.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A
    解析:
    文段先指出空气污染物对大脑影响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 , 随后介绍了细颗粒物如何进入大脑。 尾句“这些细颗粒物” 指代上文, 指出其会激发炎症反应, 影响认知能力。 故文段为“分总” 结构, 重在指出细颗粒物进入大脑会带来危害, 对应 A 项。B 项, 文段关键词为“细颗粒物” , 而非“空气污染物” , 排除; C 项, “细颗粒物如何进入大脑” 对应尾句之前的内容, 非重点, 排除; D 项, 文段强调细颗粒物对“大脑” 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概念扩大,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

  • 第15题:

    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为一次颗粒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PM2.5即细颗粒物,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的细颗粒物?

    • A、厘米
    • B、毫米
    • C、微米
    • D、纳米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大气细颗粒物的二次源,即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气—粒转化()生成的细颗粒物。

    • A、排放
    • B、凝聚
    • C、吸附
    • D、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PM2.5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环境空气中()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 A、半径 
    • B、周长 
    • C、面积 
    • D、直径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简述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去除。


    正确答案: 1)来源
    天然来源:地面扬尘、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灰、森林火灾、宇宙陨星尘埃、花粉、孢子等。
    人为来源:燃料燃烧煤烟、飞灰(FlyAsh)、气态污染物等。
    2)消除
    ①干沉降:是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②湿沉降:雨除(对半径小于1μm的颗粒物有效)、冲刷(对半径4μm以上的颗粒物效率较高)。

  • 第20题:

    多选题
    大气细颗粒物的二次源,即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气—粒转化()生成的细颗粒物。
    A

    排放

    B

    凝聚

    C

    吸附

    D

    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大气细颗粒物的一次源包括()。
    A

    工业粉尘

    B

    机动车尾气

    C

    道路扬尘

    D

    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凝聚成的细颗粒物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危害,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可来源于自然界的风沙尘土、火山爆发

    B

    生产生活中的燃料燃烧可以产生颗粒物

    C

    在我国,颗粒物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D

    颗粒物中PM10占主要地位

    E

    颗粒物上可携带有毒物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A

    TSP

    B

    气溶胶

    C

    细颗粒物

    D

    IP

    E

    降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PM2.5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环境空气中()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A

    半径 

    B

    周长 

    C

    面积 

    D

    直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