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周朝时期,代表人物()制礼作乐,并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从而使礼仪制度走向完备,并从原先祭祀天地祖先的形式过渡到全面制约人的言行举止的领域。
A.周公旦
B.周成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第1题:
第2题:
封建社会时期的“家礼”,详细规定了家庭成员及亲属关系间的各种礼节,出现了包括“忠、贞、节、烈、孝”等名目繁多的礼。此间,礼仪开始与朝廷典章分割,走向民间,礼仪的()也发生了变化。
第3题: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说明的是()
第4题:
“礼学时代”指的是()
第5题:
五礼是中国古代对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总称。吉礼指祭祀礼仪,凶礼指丧葬礼仪,军礼指与军事相关的礼仪,宾礼指宴请宾客的礼仪,请问嘉礼指什么()
第6题:
用于各种祭祀的礼仪称为()。
第7题:
羲和之官在古代是掌管什么的?()
第8题:
掌管宫廷事务
管理皇族事务
主管祭祀事务
掌管礼仪事务
第9题:
唐代
汉代
明代
宋代
第10题:
成年和婚姻礼仪
病愈之礼
行事礼仪,如出行
交际礼仪,如拜师
第11题:
嘉礼
吉礼
宾礼
凶礼
第12题:
教化
天文
礼仪
历史
第13题:
全面介绍周朝礼仪制度的《()》,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
第14题:
从()时期开始,就开创了以最高礼仪祭祀孔子的先河。
第15题:
在古代的“五礼“中,祭祀典礼仪式属于()
第16题:
隋唐时期的官制中尚书省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的礼部是掌管:()
第17题:
朱熹:“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第18题:
《礼记乐记》中"礼者,天地之序也"是对礼仪()的概括。
第19题: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第23题:
规定礼仪,监督和教育官员和百姓懂得礼仪
掌管国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