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贾尼斯和霍夫兰提出了
A、态度改变的学习理论
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D、认知失调论
E、挫折-侵犯说
第2题:
认为,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
A.生物学
B.行为主义
C.社会交换论
D.社会学习论
第3题:
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包括()。
第4题:
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称为()。
第5题:
简述社会交换论。
第6题:
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主要涉及到()和社会态度改变的过程。
第7题:
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是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社会分层理论流派中的()
第8题:
认知失调理论
三阶段论
社会交换论
平衡理论
第9题:
社会功能论
社会交换论
社会进化论
社会结构与变迁论
社会有机体论
第10题:
回避动机
趋向动机
诱因的强度
达到平衡状态
第11题:
金钱
信息
爱
地位
第12题:
诱因的强度
个体的稳定性
趋向动机
达到平衡状态
回避动机
第13题:
A、社会冲突论
B、社会交换论
C、社会进化论
D、结构功能学派
第14题: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第15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最具特殊性的交换资源是()
第16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第17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与人互动的实质是交换奖赏和惩罚。
第18题:
社会交换论
第19题:
互利互惠
互动
认识世界
趋利避害
第20题:
进化论
冲突论
功能论
交换论
第21题:
生物学
行为主义
社会交换论
社会学习论
第22题:
功能分析论
社会冲突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第23题:
社会态度的成分
社会态度的主体
社会态度改变的动机
社会态度改变的结果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