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咨询师不适宜做欠缺型求助者的咨询,所谓欠缺型是指()。
第2题:
咨询师问求助者"今天你走出咨询室后,你希望在哪方面有所改善",目的是想了解()。
第3题:
临床上,所谓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来自()。
第4题:
求助者的年龄
求助者的性格
求助者的价值观
求助者的问题特征
第5题:
帮助求助者彻底改邪归正
帮助求助者选择哪个女友
帮助求助者分析解决冲突
帮助求助者如何应对导师
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问题
第6题:
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泛化
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
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结果
求助者对疾病有自知力
第7题:
最关心的问题
最先提出的问题
最困扰的问题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8题:
分析求助者有无价值观的问题
分析求助者成长过程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分析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错误评价
分析风俗和道德对问题的影响
第9题:
求助者因问题产生的情绪情感变化
求助者因问题产生的躯体感觉变化
求助者因问题产生的意向行为变化
求助者对所要解决问题的自我认知
第10题:
求助者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求助者真实想法
求助者的咨询目标
第11题:
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
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
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次地觉察自己
第12题:
求助者自我控制的技巧
求助者的应对技巧
求助者对问题的主观感受
求助者的生活经历
第13题:
所谓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
第14题:
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第15题: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生活中的某些具体行为问题
第16题:
求助者的婚育经历
求助者心理发展中的认知能力
求助者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求助者的学习工作情况
第17题:
对
错
第18题:
心理测验
行为观察
求助者的一般情况
求助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求助者的背景资料
第19题:
求助者的行为表现
求助者的自我评价
求助者的临床表现
求助者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
第20题: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
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
第21题:
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以咨询师的目标为主
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第22题:
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泛化
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
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结果
求助者对疾病有自知力
第23题:
对求助者问题类型咨询不擅长
对求助者问题类型的知识储备不够
对求助者问题类型的个人阅历不足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