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注疏别称的所谓“诠”,其意是()的意思。
第3题:
道德的内涵,所谓道,指的是一种();所谓德,是指良好的()
第4题:
道德中所谓“应该”的意思是()。
第5题:
道德的完整涵义,应该包含着二层意思:第一,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道德是以善恶观念为标准的。
第6题:
所谓“道德”中的“德”是指()
第7题:
董仲舒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中的所谓“王道三纲”是指“()、()、()。”
第8题: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名可名,非常名。”这里所谓的“道”涉及哪两项含义()
第9题:
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的意思。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
社会公众所谓的“应该”,在自己看来往往是“不应该”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行为规范
长辈或上司说“应该”就是“应该”,反之亦然
第13题:
所谓“中”,乃是居于四方之中的的意思,故称“()”。 “()”之“华”乃是“()”的意思。
第14题:
《道德经》中圣人的意思是指()
第15题:
在道德建设中,所谓“应该”和“不应该”的含义是()
第16题:
“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的“直谅多闻之益友”是出自于()书,其中“直”谓()“谅”谓(),“多闻”是()的意思。
第17题: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组合”的意思。
第18题:
道德的完整的涵义,应该包含着二层意思:第一,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道德是以善恶观念为标准的。
第19题:
非道德和不道德是一个意思()
第20题:
所谓“点化”就是在文章写作中不断提炼、升华的意思。
第21题:
所谓“有规律”就是()的意思。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道是道路的意思
道是方法的意思
道是不可言说的
道是超然的存在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