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第4题:
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测验本身的因素要做到()。
第5题:
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受测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第6题:
一个学生在多次进行某一测验时,如果得到的分数相近,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第7题:
0.50±0.10
0.50±0.20
0.50±0.30
0.50±0.40
第8题:
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测题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
测题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测验长度要恰当,测题的排列应先易后难
第9题: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信度
第10题:
正偏态
峰态
负偏态
正态
第11题:
受测者智力较高
测验着重速度
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
两次测验之间的时距过大
第12题:
难度
区分度
信度
效度
第13题:
第14题:
一个测验对同一个学生实施多次,其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则可认为这个测验具有较高的()。
第15题:
项目()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受测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第16题:
为保证测验中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进而保证整个测验对受测者具有较高的区别能力,各题难度应该在()之间。
第17题: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是()
第18题: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
第19题:
效度
信度
难度
区分度
第20题:
偏态
负偏态
峰态
常态
第21题:
较高的效度
较高的信度
较高的区分度
较高的难度
第22题:
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测题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测验长度要恰当,测题的排列应先易后难
测题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如是非题)
第23题:
峰态
负偏态
偏态
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