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加州心理问卷(简称CPI)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它以莫瑞的人类需要作为编制的理论依据,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
第2题:
第3题: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任何创新思维都必须经过()四个阶段。
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
略
第4题:
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第5题:
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认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失衡引起的一种紧张的主体反应。
第6题:
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
第7题:
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帕腾对游戏的分类。
第8题: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任务这个概念。
第9题:
第10题:
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
抽象成分逐渐减少,形象成分逐渐增多
形象成分逐渐减少,直观行动成分逐渐增多
本质抽象成分逐渐减少,形象抽象成分逐渐增多
第11题:
第12题:
独特性
求异性
灵活性
敏捷性
第13题:
美国心理学家帕瑞认为,进入青年期后,在个体思维中( )。
A.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
B.抽象成分逐渐减少,形象成分逐渐增多
C.形象成分逐渐减少,直观行动成分逐渐增多
D.本质抽象成分逐渐减少,形象抽象成分逐渐增多
第14题:
第15题: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任何创新思维都必须经过准备、()、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
酝酿
略
第16题: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到()再到()水平的发展过程。
第17题:
青年期个体的聚合思维多于发散思维。
第18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最主要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
第19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的特性有()。
第20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物认为求异思维的特性有()
第21题:
第22题:
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
不在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
既能坚持用约定俗成的立场看问题,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什么事都无所谓对错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