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尽管通胀预期与现实的通胀还不是一回事,它通过不断积累可以促使通胀发生,而且通胀预期带来的行为将加剧通胀的压力。如果不加以正确管理、引导和化解的话,它都可能被积累放大,形成通胀恐慌,最终导致通胀“实现”。
根据这段文字,“通胀预期”与“通胀”的关系是()。
A.通胀预期将最终导致通胀
B.通胀预期可能导致通胀
C.通胀预期是通胀的前奏
D.通胀预期带来的行为将加剧通胀
第3题:
政府如何解决通胀问题?
第4题:
2014年4月8日至11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物价、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民生问题,是会议的重点内容。朱小丹指出,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正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同时,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把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好。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除此之外,政府还有哪些主要职能?
第5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说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
第6题:
2014年4月8日至11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物价、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民生问题,是会议的重点内容。朱小丹指出,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正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同时,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把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好。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应当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第7题:
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第8题:
各国政府间为解决对跨国收入的重复课税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第9题:
理清权力边界,当好市场“服务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第10题:
计算机犯罪主要涉及刑事问题、民事问题和()。
第11题:
第12题:
是填补通胀缺口的有效措施
将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对总需求没有影响
不利于解决失业问题
第13题:
【问题3 (2 分)
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项目经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第14题:
第15题:
在经营城市建设中,影响最大的事就是到处“拔钉子户”,求真务实的政府应该有的认识是()
第16题:
请你列举两条党和政府在生活中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17题:
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政府关注民生的哲学依据
第18题:
福建省2010年估计失业人员达到80万。省政府准备“造血”60万基本就业岗位,对于困难群体,实行“政府买岗位”的措施。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因为()
第19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这是因为()
第20题:
住房问题既是()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第21题:
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首要矛盾的解决
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