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3问题。
[说明]
研究生招生系统旨在用计算机对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事务进行管理。研究生招生可分为报名阶段、考试阶段和录取阶段。招生报考前,招生处要进行考前准备工作,如统计招生导师、考试科目以及制定报考专业标准代码等。招生导师信息包括导师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所从事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所在系别。考试科目包含科目代码、科目的名称以及报考本科目的考试人数。在报名阶段,考生向招生处提交报名数据表,研究生系统根据考生的报考数据确定考生准考生号,并通知考生考试日期。在考试阶段,考试结束后,考生成绩录入研究生招生系统,考生可以从研究生招生系统中获取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录取阶段,研究生招生系统根据考生的报考数据、考试成绩、外校调剂考生信息以及往年保留资格记录文件,确定录取数据,并形成录取文件。系统统计并记录相关招生信息,以供查询。对被录取的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对需要保留资格的考生记录其信息,以供下年度招生使用。招生处可以从研究生招生系统中获得录取数据和招生情况的统计信息,以供咨询。
数据流图11-1为研究生招生系统顶层图,数据流图11-2为研究生招生系统第0层DFD图,数据流图11-3为加工3的细化图。
[数据流图11-1]
数据流图11-2中有3条数据流,请根据说明中的术语给出这三条数据流名称,并指出起点和终点。
第2题:
育杰中学上一学年,高考达线考生仅有207人,达线率只有26.2%,针对达线率不高的情况,学校对高三老师实行了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但这一学年下来,高考达线考生只有201人了,有教师认为,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没有让育杰中学考得更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这个学年与上个学年相比,考生人数下降了51人
B.今年高考试题偏难,录取分数也较去年下降了不少
C.今年高校继续扩招,在该省的录取人数又增加了3200人
D.高考前一个月,育杰中学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影响了多数师生的情绪
第3题:
我是今年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录取的江苏南通籍考生,为何在江苏教育考试院网上查录取情况
时只写着录取,而没录取专业名字呢,而且电话查询时也没说专业情况,不会有什么变数吧
这个我也不清楚。
第4题:
第5题:
投递员误投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造成邮件失效,导致考生诉诸法律要求索赔的,属主要差错。
A对
B错
第6题:
第一志愿报考重庆理工大学且高考成绩高出考生所在省市同批次录取分数50分以上的本科生,可获甲等奖()元;
第7题:
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本地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福建省异地高考自此“大门”开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高考之路更为便利。这一政策表明,在我国()。
第8题:
投递员误投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造成邮件失效,导致考生诉诸法律要求索赔的,属主要差错。
第9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有人认为,考生在教育发达地区求学,参加高考,再以这一成绩回原籍所在地录取,这也是不公平的 ②全国统一试卷对于外来工子弟众多的广东省来说,无疑有积极作用 ③因此要解决公平问题,最终还取决于录取制度是否改革 ④但外来工子弟在广东参加全国统考,回原籍录取同样也遭到当地人的反对
第10题:
优先录取,加分录取
加分录取,优先录取
提前批录取,优先录取
优先录取,全部录取
第11题:
退役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报名后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报名结束后,有关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录取名单,经区级成招办办理相关手续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数的,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未被录取的考生由区级成招办调剂到其他志愿高校录取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自行调剂到其他志愿高校录取
第12题:
类似清华北大这样录取名额严重偏向本地考生的现象普遍存在
清华北大倾向于录取北京考生的现象由来已久
其他省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好于北京市考生
“教育不公平”是当前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的问题
第13题:
mdb”数据库中有考生表、成绩表和考生报名表三张表。
(1)以考生表、成绩表和考生报名表为数据源,创建生成表查询“清华大学录取表”,将报考清华大学并且考分>550的学生信息存到清华大学录取表中。该表中包含考生ID、考生姓名、考分和报考学校字段。生成表结果如图所示。
(2)以考生表和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80年出生考生”查询,查询1980年出生的考生信息。结果显示考生表的全部字段和考分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第14题:
某学校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在报考的学生中,只有1/3被录取,录取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其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推知录取分数线是()。
A. 80
B. 84
C. 88
D. 90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我国高校选拔新生录取分批次进行,基本上按考生所填志愿,按考生高分到低分并不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的()向高校提供考生信息,高校按招生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
第18题: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据此填报志愿,并填写志愿是否可调剂,省级招生部门根据有关信息投放考生档案,或者调剂志愿,从而使得大多数考生能被高校录取。我们知道,信息主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等特征。在该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第19题: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第20题:
赵明、钱红、孙杰三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测: 同学甲猜: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同学乙猜: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 同学丙猜: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 结果,同学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
第21题:
1998年上海高考生录取第一批名单中,以下被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录取的考生为()。
第22题:
类似清华北大这样录取名额严重偏向本地考生的现象普遍存在
清华北大倾向于录取北京考生的现象由来已久
其他省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好于北京市考生
“教育不公平”是当前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的问题
第23题:
择优录取
确定比例
加分或者降分
定向录取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