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乙与丁都没有参加台球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己参加台球组、则丙参加登山组 B.如果庚参加台球组,则戊参加台球组 C.如果甲参加羽毛球组,则庚参加登山组 D.如果乙参加羽毛球组,则己参加登山组

题目
如果乙与丁都没有参加台球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己参加台球组、则丙参加登山组
B.如果庚参加台球组,则戊参加台球组
C.如果甲参加羽毛球组,则庚参加登山组
D.如果乙参加羽毛球组,则己参加登山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乒乓球组只有乙,丙,因为台球不能有乙,丁,所以丁肯定在羽毛球和登山组,题中提了,丁与戊
在一组,丁不在台球,所以甲也不在,所以甲,丁,戊都在羽毛球和登山组,一组最多五人,己和庚情况相同,所以
必定有一个在台球组,A项中丙可以去羽毛球或登山,B项中戊必须要去羽毛球和登山,C项中庚有可能参加羽毛球和
登山组,只有D正确。
更多“如果乙与丁都没有参加台球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演绎推理:共10题,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 某厂有五种产品:甲、乙、丙、丁、戊。它们的年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戊高于丁,而乙不如丙高。 请问,哪种产品的年销售额最高? A.甲 B.乙 C.丁 D.戊 [解答] 从所给条件可以知道:戊>丁>丙>乙>甲。因此,正确答案为D。 请开始答题: 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正确答案:D

    由条件(1)可知有甲必有乙,故排除AC;由条件(3)可知有丙必有戊,而B中有丙而没有戊,所以不选。只有D项符合题意。

  • 第2题:

    如果添加前提“如果戊被选上,则甲不能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
    B.乙和丙能被选上
    D.丁和庚能被选上

    答案:B
    解析:
    B解析由(1)和(3)可知乙一定要选,由(4)丁→-乙,可知丁不选,由(2)可得出戊和己一定要选,
    由“如果戊被选上,则甲不能被选上”,可知不选甲,由(1)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来两人,所以一定要选丙,所以
    选B

  • 第3题:

    99-100题属于以下题干。
    某单位工会成立职工业余兴趣活动小组,分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四个小组。已知该
    单位的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人每人各参加其中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少有其中的两人参加。最多有其
    中的5人参加。另外,还知道:
    (1)丁与戊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
    (2)己与庚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
    (3)如果甲参加台球组,则丁也会参加台球组
    (4)只有乙和丙参加乒乓球组
    如果登山组只有己和庚参加,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
    B.乙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
    C.己参加台球组,登山组
    D.庚参加羽毛球组,登山组

    答案:A
    解析:
    因为兵乓组里面只有乙,丙,题中又说登山组只有己,庚,所以其他人只能去剩下的台球和羽毛球组,因
    为一个人最多在两个组,所以可以排除B,C,D,只能选择A。

  • 第4题:

    某市江海区决定对东风路、西河路、南塘路、北海路等4条辖区内道路进行市容出新,为了解群众意见,制定符合民意的出新方案,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甲、乙、丙、丁4位同志两人一组结伴展开调研。已知,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恰有两人选择;在每条道路的调研中,乙与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另外,还知道:
    (1)如果甲选东风路,则丁也选东风路;
    (2)如果丙选南塘路,则丁也选南塘路;
    (3)甲没有选南塘路。
    如果乙不选东风路,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或者选东风路或者选南塘路
    B.乙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南塘路
    C.丙或者选南塘路或者选北海路
    D.丁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北海路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规定的匹配方式为“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有两人选择”。
    根据条件“乙和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可得,乙和丙各选两条路,且各不相同。
    本题给定条件为“乙不选择东风路”,则乙应在剩下的三条路中选择两条,那么可以推知,乙西河路和南塘路中应至少选择一条,即乙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南塘路。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5题: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某市江海区决定对东风路、西河路、南塘路、北海路等4条辖区内道路进行市容出新,为了解群众意见,制定符合民意的出新方案,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甲、乙、丙、丁4位同志两人一组结伴展开调研。已知,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恰有两人选择;在每条道路的调研中,乙与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另外,还知道:
    (1)如果甲选东风路,则丁也选东风路;
    (2)如果丙选南塘路,则丁也选南塘路;
    (3)甲没有选南塘路。
    如果乙不选东风路,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或者选东风路或者选南塘路
    B.乙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南塘路
    C.丙或者选南塘路或者选北海路
    D.丁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北海路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规定的匹配方式为“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有两人选择”。
    根据条件“乙和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可得,乙和丙各选两条路,且各不相同。
    本题给定条件为“乙不选择东风路”,则乙应在剩下的三条路中选择两条,那么可以推知,乙西河路和南塘路中应至少选择一条,即乙或者选西河路或者选南塘路。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6题:

    甲、乙、丙、丁、戊5位摄影专业大学生为参加毕业摄影大赛分赴黑龙江、西藏、云南、福建、江苏5地摄影采风。他们5人各有偏爱的摄影题材:人物、花卉、风景、野生动物、古建筑,这次采风他们相约就上述题材每人各拍一种。已知:
    (1)如果甲去黑龙江,乙就去江苏;
    (2)只有丙去福建,丁才去云南;
    (3)或者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
    (4)去江苏拍古建筑的大学生临行前曾与乙、丁话别。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不去江苏
    B.乙不去西藏
    C.丙不去黑龙江
    D.丁不去云南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
    (1)甲去黑龙江→乙去江苏;
    (2)丁去云南→丙去福建;
    (3)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
    根据条件(4)可知乙、丁二人不是去江苏拍古建筑,根据条件(3)可得出戊去福建拍人物。乙不去江苏,根据条件(1)可得出甲不去黑龙江。已知戊去福建拍人物,所以丙不去福建,根据条件(2)可得出,丁不去云南,D.项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7题:

    某校组建篮球队,需要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8名候选者中选出5名球员,为求得球队最佳组合,选拔需满足以下
    条件:
    (1) 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来两人;
    (2) 丁戊己3人中必须选出两人;
    (3) 甲与丙不能都被选上;
    (4) 如果丁被选上,则乙不能选上。
    如果添加前提“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
    B.丁和戊能被选上
    C.乙和庚你能被选上
    D.己和辛能被选上

    答案:D
    解析:
    由(1)和(3)可知乙一定要选,由(4)丁→-乙,可知丁不选,由(2)可得出戊和己一定要选,而甲和
    丙里还要选一个,总共已经有4个人,那么庚和辛必定只能选一个,由“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只能选辛
    ,所以一定有的是己和辛。

  • 第8题: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如果己与另外两人组成第二小组,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庚在第一小组
    B.甲在第一小组
    C.丁在第二小组
    D.戊在第二小组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己与另外两个人组成的第二小组中一定包括甲以及丙或丁中的一个人,则其他人一定在第一小组,而C项丁可能在第一小组,也可能在第二小组,不确定。故答案选A。

  • 第9题:

    甲、乙、丙、丁、戊和己6人围坐在一张正六边形的小桌前,每边各坐一人。已知:(1)甲与乙正面相对;(2)丙与丁不相邻,也不正面相对。如果己与乙不相邻,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戊与己相邻。
    B.甲与丁相邻。
    C.己与乙正面相对
    D.如果甲与戊相邻,则丁与己正面相对。
    E.如果丙与戊不相邻,则丙与己相邻。

    答案:E
    解析:
    画出六边形,随便找一对相对边标上甲和乙,因乙和己不相邻,所以己只能在甲的两边。又知丙和丁不相邻,也不正面相对,所以丙和丁一定在乙的两边,因此如果丙和戊不相邻,那么丙就和己相邻。

  • 第10题:

    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答案:D
    解析:
    由条件(1)可知有甲必有乙,故排除A、C;由条件(3)可知有丙必有戊,而B中有丙而没有戊,所以不选。只有D项符合题意。

  • 第11题:

    某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甲、乙、丙、丁四人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丙: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我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上述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 A、甲没有参加
    • B、乙没有参加
    • C、丙没有参加
    • D、丁没有参加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如果甲和乙考试都没有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 A、丙及格了
    • B、乙和丙都没有及格
    • C、丙没有及格
    • D、乙和丙都及格了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某公司举行游泳、保龄球、台球和乒乓球四个项目的比赛。小李、小张、小王和小戴均参加了其中一个项目的比赛,且四人参加的项目均不相同。已知:(1)小李、小张有一个参加了保龄球的比赛;(2)如果小王参加台球比赛,则小张参加保龄球比赛;(3)只有小李参加保龄球比赛,小王才参加台球比赛;(4)如果小王参加游泳或乒乓球比赛,则小戴不参加游泳或者乒乓球比赛。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小王参加乒乓球比赛
    B.小王不参加乒乓球比赛
    C.小戴参加台球比赛
    D.小戴不参加台球比赛

    答案:C
    解析:
    考查复言命题推理。条件(3)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等值于“如果小王参加台球比赛,则 小李参加保龄球比赛”。结合条件(2)可知,如果小王参加台球比赛,则小张和小李都参加保龄球比赛。又由(1) 可否定其后件,从而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小王没有参加台球比赛,则“小王参加了游泳或乒乓球比赛”,由条件 (4)可推出“小戴不参加游泳或乒乓球比赛”,那么小戴只能参加台球比赛。

  • 第14题:

    某单位准备派3名员工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计划从财务部的甲、乙、丙和行政部的丁、戊、己6人中选派人员,由于工作安排限制,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安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财务部和行政部分别至少有一人参加;甲和乙不能同时参加;如果丁或戊参加,则丙不能参加。
    以下人员名单符合条件的是:

    A.甲、丙、戊
    B.乙、丙、己
    C.甲、乙、戊
    D.丁、戊、己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
    根据“财务部和行政部分别至少有一人参加”,而“丁、戊、己”都属于行政部,排除D项;
    根据“甲和乙不能同时参加”,排除C项;
    根据“如果丁或戊参加,则丙不能参加”,A项中,“戊参加了,同时丙也参加了”,与之矛盾,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15题:

    某市江海区决定对东风路、西河路、南塘路、北海路等4条辖区内道路进行市容出新,为了解群众意见,制定符合民意的出新方案,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甲、乙、丙、丁4位同志两人一组结伴展开调研。已知,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恰有两人选择;在每条道路的调研中,乙与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另外,还知道:
    (1)如果甲选东风路,则丁也选东风路;
    (2)如果丙选南塘路,则丁也选南塘路;
    (3)甲没有选南塘路。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选西河路和北海路
    B.乙选西河路和南塘路
    C.丙选东风路和西河路
    D.丁选东风路和北海路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规定的匹配方式为“每人各选两条道路,每条道路有两人选择”。
    根据条件“乙和丙始终没有在一组”可得,乙和丙各选两条路,且各不相同。
    根据条件(1)可知,假设甲选东风路,则丁也选东风路,则出现三个人选择东风路的情况(乙和丙中必有一人也选择东风路),与已知条件矛盾,故甲不选择东风路;
    综上,甲选择剩下的西河路和北海路。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6题: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如果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乙在第一小组
    B.丙在第一小组
    C.戊在第一小组
    D.甲在第一小组

    答案:D
    解析:
    根据(1)可知,乙和戊在同一小组,而甲在另一小组,又根据“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并结合(2)可知,只有两个人的小组只可能是甲所在的小组。故答案选D。

  • 第17题:

    如果乙去黑龙江拍风景,而去云南的只拍花卉,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云南拍花卉
    B.丙去江苏拍古建筑
    C.丁去西藏拍野生动物
    D.戊去福建拍古建筑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
    (1)甲去黑龙江→乙去江苏;
    (2)丁去云南→丙去福建;
    (3)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
    (4)乙、丁二人不去江苏拍古建筑。
    根据条件(3)、(4)可知,戊去福建拍人物,而D.项是拍古建筑,排除D.项。如果乙去黑龙江拍风景,根据条件(2)丙不去福建得出丁不去云南,丁不去江苏,不去黑龙江,不去福建,那么丁只有去西藏。如果乙去黑龙江拍风景,去云南的拍花卉,去福建的拍人物,去江苏的拍古建筑,那么只有去西藏的拍野生动物,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8题:

    如果乙与丁都没有参加台球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己参加台球组、则丙参加登山组
    B.如果庚参加台球组,则戊参加台球组
    C.如果甲参加羽毛球组,则庚参加登山组
    D.如果乙参加羽毛球组,则己参加登山组

    答案:D
    解析:
    乒乓球组只有乙,丙,因为台球不能有乙,丁,所以丁肯定在羽毛球和登山组,题中提了,丁与戊
    在一组,丁不在台球,所以甲也不在,所以甲,丁,戊都在羽毛球和登山组,一组最多五人,己和庚情况相同,所以
    必定有一个在台球组,A项中丙可以去羽毛球或登山,B项中戊必须要去羽毛球和登山,C项中庚有可能参加羽毛球和
    登山组,只有D正确。

  • 第19题:

    如果丙去西藏,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江苏
    B.乙去福建
    C.丁去云南
    D.戊去黑龙江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干。
    (1)甲去黑龙江→乙去江苏;
    (2)丁去云南→丙去福建;
    (3)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
    (4)乙、丁二人不去江苏拍古建筑。
    如果丙去西藏,那么丙不去福建,根据条件(2)可得出丁不去云南,排除C.项。根据条件(3)、(4)可知戊去福建拍人物,排除B.项。根据条件(4)乙、丁不去江苏,丙不去江苏,戊不去江苏,所以只有甲去江苏,A.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20题:

    某公司甲、乙、丙、丁、戊5人爱好出国旅游,去年,在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4国中,他们每人都去了其中的两个国家旅游,且每个国家总有他们中的2-3人去旅游。已知:(1)如果甲去韩国,则丁不去英国;(2)丙与戊去年总是结伴出国旅游;(3)丁和乙只去欧洲国家旅游。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了韩国和日本。
    B.乙去了英国和日本。
    C.丙去了韩国和英国。
    D.丁去了日本和法国。
    E.戊去了韩国和日本。

    答案:E
    解析:
    【E】解析:分析推理。题干条件,5个人每人去两个国家,每个国家有2-3人去。根据条件(3),可知丁和乙去英国和法国,排除B和D。根据条件(1)的逆否命题:丁去英国→┐甲韩国,可知甲不去韩国,排除A。根据条件(2)丙和戊结伴出游,如果丙去了英国,那么戊也去,这样英国就有4人(乙、丁、丙、戊)旅游,和题干条件“每个国家只有2-3人去旅游”产生了冲突,排除B。所以选E。

  • 第21题:

    某公司甲、乙、丙、丁、戊5人爱好出国旅游,去年,在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4国中,他们每人都去了其中的两个国家旅游,且每个国家总有他们中的2-3人去旅游。已知:(1)如果甲去韩国,则丁不去英国;(2)丙与戊去年总是结伴出国旅游;(3)丁和乙只去欧洲国家旅游。如果5人去欧洲国家旅游的总人数与去亚洲国家的一样多,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去了日本。
    B.甲去了英国。
    C.甲去了法国。
    D.戊去了英国。
    E.戊去了法国。

    答案:A
    解析:
    【A】解析:分析推理。题干条件,5个人每人去两个国家,每个国家有2-3人去。根据条件(3),可知丁和乙去英国和法国,则丁和乙不去日本和韩国。根据条件(1)的逆否命题丁去英国→┐甲韩国,则甲不去韩国。为了保证韩国有人去,那么丙和戊要去韩国。根据47题的补充题干条件可知,去欧洲和去亚洲的人数一样多。目前,欧洲有丁和乙两人,亚洲有丙和戊两人。如果要满足人数一样多,那么甲就要既去亚洲又去欧洲。亚洲中,有日本和韩国,已知甲不去韩国,那么甲去日本。所以选A。

  • 第22题:

    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丙、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答案:D
    解析:
    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条件(1)、(2)、(3)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的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由条件(5)可知已参加;根据条件(4),可推出戊不参加;再结合条件(3),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得“甲参加或丙不参加”。

     若甲不参加,则丙不参加,可排除B项;再根据条件(1)若甲参加,那么乙肯定参加,可排除A项和C项;根据条件(2)若丙不参加,则丁参加,D项符合条件。故答案选D。

  • 第23题:

    甲和乙任何一人都比丙、丁高。如果上述为真,再加()项,则可以得出“戌比丁高”。

    • A、戌比丙高
    • B、乙比甲矮
    • C、乙比甲高
    • D、戌比乙高
    • E、戌比甲矮

    正确答案:D

  • 第24题:

    单选题
    某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甲、乙、丙、丁四人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丙: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我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上述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

    甲没有参加

    B

    乙没有参加

    C

    丙没有参加

    D

    丁没有参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