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是()。
第2题:
谈谈你对异地高考这种现象的看法。
第3题:
材料一: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此,有网友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高考。” 材料二:近代世界史证明,越早重视教育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就越早.18世纪普鲁士的崛起、19世纪日本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说明:大国崛起,教育先行。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第4题:
取消分班制、实行异地参加高考、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第5题:
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第6题:
2012年年底,我国多省市区相继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稳步促进教育公平。关于教育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教育不公是历史造成的,不可能改变
地方教育资源的分配属地方事务,中央政府无权干涉
公民平等地享有国家的教育资源是一项宪法权利
异地高考问题本质上是因为我国公民没有迁徙的自由
第10题:
模糊概念
模糊内容
偷换内容
偷换概念
第11题:
扩大内涵
扩大外延
缩小外延
缩小内涵
第12题:
缩小内涵
扩大内涵
扩大外延
缩小外延
第13题:
其实,遏制高考移民和推进异地高考,是可以()的,而其办法就是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如果全国所有考生可在任何地方报名高考,以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高考不再跟属地捆绑,也就不存在异地高考一说。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4题:
教育部的新政策规定了异地高考的三个条件:一是家长的基本条件:在异地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房、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该地的常住人口;二是学生的条件:何时在流入地上学才能进行异地高考,需由当地定夺;三是城市本身的需要:学生流入地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学生家长从事的行业,是否需要这个群体。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
第15题:
浙江省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外来工子女众多,异地高考方案虽然出台,但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有权威人士提出,“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应充分征求民众意见。充分征求民众意见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②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 ③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第16题:
在辩论中,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是()。
第17题:
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
第18题:
规范高校的录取选拔
规范高考加分
完善考核办法
实行异地高考
第19题:
不谋而合改变
异曲同工变革
并行不悖改革
并驾齐驱变动
第20题:
偷换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内容
偷换内容
第21题:
第22题:
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
实行异地高考
分省命题
第23题:
大城市病:异地高考集中爆发
教育问题几时平
异地高考:公平诉求与规则设计
异地高考:一场城市资源争夺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