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人民币汇率低,所以中国出口的产品成本低,在美国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B.如果要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只有放松对中国进口美国高新产品及其技术的管制
C.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传统制造业产品,表明将传统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是美国的一个策略
D.即使人民币升值,美中贸易逆差缩小,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仍然存在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欧盟农产品出口侧重于以质取胜,追求高附加值,同时海外农产品销售注重品质宣传,价格也具有相应的优势。
第6题:
与东盟五国相比,中国在石油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在电子通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劣势在逐年消失,而且相对于个别国家开始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产品和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这一优势开始受到挑战。面对上述情况,中国应该()①投资东盟地区的石油产业,满足自身能源需求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力成本,维持制造业竞争优势④减少农产品生产,增加从粮食生产大国的进口
第7题: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该理论是( )。
第8题:
从后发劣势向后发优势转变
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从后发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从竞争劣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第9题:
产品的特征
产品的成本
产品的差异性
产品的价格
第10题: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贸易理论
第11题: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受益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A.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
B.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
C.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D.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
第17题: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第18题:
一般而言,企业全球竞争优势来源于()
第19题: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贸易理论
第20题:
最初生产和出口一种新产品的国家将一直生产下去,直到该产品被市场淘汰
最初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一旦在美国建立起市场,将在美国生产
美国在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一种最初在美国生产的产品一旦发展为成熟、标准化的产品,后期可能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美国
第21题:
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
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
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第22题: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产品差别
专有产品
第23题:
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第24题: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大、对环保政策变化敏感且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受海外市场影响大、以出口为主附加值低且受经济下滑影响所接订单大量减少
客户安全生产不达标、高污染且单位排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或地区最低标准、高耗能且单位平均能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技术及产品科技含量低,所属行业进入门槛低,主导产品不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