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表明了马太效应。
第2题: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这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3题: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讲的是()。
第4题: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一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第5题: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反映的现象可以归纳为“马太效应”
第6题: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的是()
第7题:
鳄鱼效应
马太效应
懒蚂蚁效应
踢猫效应
第8题:
钱学森
钱三强
袁隆平
第9题:
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天生聪明的
有的科学家是天生聪明的
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天生聪明的
科学家不都是天生聪明的
第10题:
社会为科学提出了任务
社会决定了科学家个人工作的意义
研究方法能为同行专家所接受
荣誉的分配
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的天赋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帕累托法则
马太效应
二八法则
犹太法则
第13题: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属于什么现象?()
第14题:
与“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天生聪明的”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
第15题:
1991年10月16日,哪位科学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第16题:
“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于累积和机会,富的会更有富,穷的会更穷。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角度看,应该做到()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③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提高人民生活
第17题:
以下除了哪项,其余都表明科学的社会属性()
第18题:
以下关于马太效应描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种规律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已经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零和游戏原理
手表定理
不值得定律
马太效应
第22题:
蝴蝶效应
鲇鱼效应
马太效应
羊群效应
晕轮效应
第23题:
连锁塑造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霍布森选择效应
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