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里叫做
A、社会促进
B、社会助长
C、社会惰化
D、合作
E、社会责任分散
第2题:
社会惰化是指与单独工作相比,个体在群体任务中工作动机和努力程度的降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惰化的是( )。 A.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D.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第3题:
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也称社会消遣。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的现象。
第4题: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第5题:
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方面。
第6题:
以下属于群体对成员行为影响的表现有()
第7题:
社会惰化现象中群体互动的结果是()个体努力累加之和。
第8题:
社会干扰
社会惰化
他人助长
性别助长
第9题:
责任分摊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协同效应
群体促进效应
第10题:
社会惰化
群体偏移
群体思维
群体惰化
第11题:
社会促进效应
社会惰化
协同效应
从众效应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社会助长
D.群体行为
第14题:
第15题: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第16题:
有时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这被称为()
第17题:
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有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与群体规范有关,这样一种情境是指()。
第18题: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第19题:
产生社会惰化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比单独一个人工作更努力。()
第20题:
群体极化
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去个体化
第21题:
社会惰化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群体角色
参照群体
第22题:
大于
小于
等于
第23题:
群体促进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协同效应
责任分摊效应
第24题:
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去个体化
群体极化
群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