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检视当下,高考制度堪称中国社会最为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底层几乎唯一的上升通道。从前者讲,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后者讲,关乎社会的稳定健康。所以,一旦权力之手污染到“高考”这一领域,自然让人焦虑和愤恨。
以上文字主要在说明()。”
A.高考制度是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
B.高考是底层上升的唯一通道
C.高考被赋予了很多意义,不容权力之手玷污
D.目前高考还不够公正
[答案]C。[解析]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高考既是关乎正义的人才选拔制度,又是关乎社会稳定健康的人才流动通道,一旦被权力染指,必然让人焦虑和愤恨。A、B两项各是高考意义的-一个方面;D项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为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我国不断对高考的内容进行改革。高考的科目由原来的7科减为4科,但是,考试难度却增加了,学校不得不强化学生的应试训练。有些省市尝试稍微降低考试的难度,结果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高校录取的分数线也随之上升,为上大学,学生必须考出更高的分数。由此可见以下哪项可以最合乎逻辑地完成上面的论述?
A.应当在高考中增加能力测试的比重,以此来改变整个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B.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C.将高中会考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D.只对高考的内容进行改革可能无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3题:
第4题:
西班牙公立本科录取最低高考分数为中国高考成绩的()。
第5题:
英语高考主要面向完成英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生。
第6题:
()改革等都属于能力和知识并重型改革的结果。
第7题:
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从源头上讲,这来自于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自我炒作。因此,要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除了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还要重新审视高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渐淡化甚至隐去高考“状元”,而代之以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第8题:
钱学森主动请求老师扣分
被开除的“留学生”
新西兰留学签证造假事件
松原高考舞弊案
高考状元“成分”造假事件
第9题: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第10题:
日本的共通第一次考试
日本的第二次考试
中国“3+X”高考
中国的高考扩招考试
第11题:
正确的,体现了教育的选拔功能
错误的,提高考试技能才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关键
正确的,体现了英才教育的观点
错误的,容易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第12题:
今年高考应届生以“90后”居多
推行课改影响的主要是非应届考生
金融危机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是高考人数普降的最重要原因
高考人数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生于1985~1990年的学生观念的转变
第13题:
现在的学生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鹜。因为考不考动手能力,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结果,造成许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弓能力差的现状。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
A.高考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B.高考是造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直接原因
C.学生高分低能与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
D.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技能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述评:有资料介绍,中国学生到国外读书,中学、大学读得都不错,读研究生差异就显示出来了。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差。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第17题:
当前,中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录取大学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唯一区别,就是高考的()不同。
第18题:
其实,遏制高考移民和推进异地高考,是可以()的,而其办法就是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如果全国所有考生可在任何地方报名高考,以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高考不再跟属地捆绑,也就不存在异地高考一说。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9题:
说明学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的案例有()。
第20题:
公司层战略
业务单位战略
职能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
第21题:
不谋而合改变
异曲同工变革
并行不悖改革
并驾齐驱变动
第22题:
录取分数
录取方式
高考成绩
高考形式
第23题:
要建立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要出台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的措施
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的现状
禁止高考“状元”炒作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