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如何看待历史的误用与滥用?如何避免?
“误用”指的是对历史事实缺少正确理解和考证而错误的应用,“滥用”是指对于历史材料不假思索的直接引用或使用不真实的历史材料。历史经验的不足经常会导致历史误用的产生,“滥用”大多是由于史学工作者缺乏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和对历史的严谨性。
避免方法:
1.史学工作者要增加自己的历史经验,对于历史材料要进行考证研究,保证历史材料的真实性。
2.对于历史的权威要敢于质疑,要“大胆的思考,小心的求证”,打破统治者垄断历史的解释权,要重视相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用,提倡历史的多元化。
第2题:
如何看待“禪让”的?
传说的禅让制在原始社会可能存在过,但到尧舜禹时期,已是原始社会后期,私有观念已十分发达,尧舜禹相互继承是通过斗争得到的。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分析,夺权的可能性很大。权力已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礼记》称“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就是指这个时代。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第3题:
请大家根据关于气质和性格的学习,结合自己实际来讨论如何看待自身的性格和气质特点
第4题:
如何看待罗马混合政体?
1)罗马的混合政体跳出了“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的循环怪圈,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三种因素相混合,使这三种因素得到了精确的调整并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2)罗马人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们使君主、贵族和民主这三种政体因素实现了最佳组合,使这种权力既互相钳制,又互相支持和合作,从而使得这种力量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绝对的。这种混合政体“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又不使其中任何一个原则过分膨胀,从而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每一种力量都被其他两个所抵消,任何一个都不能压倒和超过其他力量。因此,这个政体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均衡状态”。
3)罗马混合政体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设计、所主张的混合政体有所不同,除了包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希求达到的那种含义之外,还包含着在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如何实现平衡与互相制约的含义。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