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概念:指因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与故意杀人罪相同,主他人的生命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实际上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认定本罪应:
1、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自信能够避免发生死亡结果,结果却致人死亡,就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行为对于是否发生死亡抱着无所谓的放任态度,即使并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凭借的也仅是侥幸心理,就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二者区别:就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或者是否能够预见死亡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应预见但疏忽大意没预见,导致他人死亡,就认定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行为人不负有预见责任或者根本不可能预见结果死亡,就应认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2题: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交通肇事罪
第3题:
A、故意杀人罪
B、不构成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
D、过于自信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4题:
下列哪些是侵犯公民生命权的犯罪?()
第5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6题:
甲欲杀害乙,对象认识错误杀害了丙,甲的行为属于()
第7题:
刘某以牟利为目的,意欲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但由于交通工具简陋,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导致被运送人多人重伤、死亡的后果。对于刘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第9题:
甲杀乙,致乙重伤,误认为乙已死,为毁尸灭迹,将乙掩埋。法医鉴定,乙是因窒息死亡。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0题:
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11题:
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12题: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严重情节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罪并罚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罪处罚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并罚
第13题:
什么是过失重伤罪?其本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指行为人过失致使他人受重伤的行为。
特征: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的过失行为损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并实际上造成重伤的结果。行为人的过失中给被害人造成轻伤,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被害人因重伤而死亡,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危害结果的差异,正是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所在。
第14题:
A、强盗故意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
C、强盗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15题:
第16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
第17题:
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意欲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但由于交通工具简陋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导致被运送人多人重伤、死亡的后果,对该行为应如何认定()
第18题: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而致人重伤、死亡的,按照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第19题:
果实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致人死亡的构成过()罪。
第20题:
甲、乙两人深夜带着炸药去水库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第21题:
第22题:
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既遂)
第23题:
第24题:
定抢夺罪
定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数罪并罚
按照处罚较重的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