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实行()
第2题:
2013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演讲中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都难以发展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主权国家应互相尊重和信任,平等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3题:
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第4题: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主要表明()
第5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是因为()。
第6题:
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第7题: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8题:
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符合中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第9题:
任何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第10题:
第11题: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兵车行》
《静静的顿河》
《边城》
第12题: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第13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和平的祈祷”主题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沉思战争灾难,珍爱和平,理解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不适合选人的作品有()
第14题:
克什米尔冲突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①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③和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④维护和平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15题:
中华民族从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也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②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表明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外交政策④体现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6题: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这是指() ①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障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17题:
和平型客户的特点是()
第18题:
和平与发展()。
第19题:
以下对“和平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第21题:
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第22题:
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第23题:
和平发展有很大的战略裨益
和平发展符合世界的政治潮流
和平发展在世界政治中有着坚实的基础
以上说法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