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清王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目的是()。
A.办理外交事务
B.办理洋务
C.处理军务
D.处理翻译事务
第2题:
()是司令部负责通信联络的业务部门。
第3题: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
第4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①负责管理军务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第5题:
下列关于汉唐明清中枢的演变图例正确的是()
第6题: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第7题:
通事郎是中书监、中书令的副手,晋朝时改称()
第8题: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已广泛应用到作战指挥、武器控制、情报处理、后勤指挥及军务管理等各个领域。
第9题:
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
第10题:
下列对明朝设立内阁制度意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1题:
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
秘书左丞
秘书右丞
第12题:
作战部门
情报部门
通信部门
军务部门
第13题:
通事郎是中书监、中书令的副手,晋朝时改称()
A.门下侍郎
B.中书侍郎
C.秘书左丞
D.秘书右丞
第14题:
清王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目的是()。
第15题: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噶尔西北缘中浅层能够分辨10米以下的小断层和()米以下的薄储层目标。
第16题:
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第17题: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第18题: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第19题:
下列机构中,属于司令部门的有()。
第20题: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为及时处理青海战事,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作为临时军事行政机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其权限的划定和官员的任用都有制度可循。
第21题:
IPSec中包括AH(认证头)和ESP(封装安全载荷)这2个主要协议,其中AH提供下列哪些功能?()
第22题:
办理外交事务
办理洋务
处理军务
处理翻译事务
第23题:
内阁
中书
门下
尚书
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