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6小时,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WBC8×10/L,蛋白(一),糖3.0mmol/L。外周血WBC25.0×10/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菌痢 D.高热惊厥 E.乙型脑炎

题目
4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6小时,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WBC8×10/L,蛋白(一),糖3.0mmol/L。外周血WBC25.0×10/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菌痢
D.高热惊厥
E.乙型脑炎

相似考题
更多“4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6小时,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WBC8×10/L,蛋白(一),糖3.0mmol/L。外周血WBC25.0×10/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7个月,发热、咳嗽5天,近2天呕吐,今突然抽搐,曾用过青霉素肌注3天,生后已接种卡介苗。查体:体温39.5℃,嗜睡,前囟饱满,颈无抵抗感,双肺少许细湿啰音,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血常规WBC17×10/L,脑脊液外观微混浊,WBC800×10/L,蛋白质2000mg/L,糖2.3mmol/L,氯化物105mmol/L。

    为该患儿的实施的高热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A.维持室温18~20℃
    B.让患儿卧床休息
    C.每天为其测体温2次
    D.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E.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外周血白细胞及脑脊液检查报告结果可推断出,最可能的诊断是化脓性脑膜炎。
    高热患儿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 第2题:

    患者,男,45岁,发病1天,出现高热、呕吐、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外周血白细胞21.0×10/L;脑脊液脓性浑浊,白细胞4500×10/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蛋白质4200mg/L,葡萄糖1.2mmol/L,氯化物112mmol/L,疑为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氯化物低于多少mmol/L时,有可能导致中枢抑制而呼吸停止A.55
    B.75
    C.85
    D.65
    E.95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麻疹患儿于疹退后1周,体温又上升到38℃,呕吐2次,抽搐1次,嗜睡。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20×10/L,淋巴细胞80%,蛋白质800mg/L。糖2.5mmol/L,应诊断为

    A.麻疹并发脑脓肿
    B.麻疹并发高热惊厥
    C.麻疹并发结核性脑膜炎
    D.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麻疹并发脑炎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一女婴,20天,因发热、纳差2天、抽搐1次入院,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查:外周血白细胞4×10/L,T13251μmol/L;脑脊液常规:淡黄、微浑,白细胞40×10/L,多核70%,蛋白++;脑脊液生化:蛋白定量1.6g/L,葡萄糖1.5mmol/L,氯化物110mmol/L。诊断应考虑()

    • A、化脓性脑膜炎
    • B、颅内出血
    • C、病毒性脑炎
    • D、胆红素脑病
    • E、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A

  • 第5题:

    4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6小时,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WBC8×10/L,蛋白(一),糖3.0mmol/L。外周血WBC25.0×109/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结核性脑膜炎
    • C、中毒性菌痢
    • D、高热惊厥
    • E、乙型脑炎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女孩,4岁。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小时,T39.5℃,惊厥1次,无呕吐、腹泻。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实验室检查:WBC21.0×109/L,N0.86。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化脓性脑膜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热性惊厥
    • 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E

  • 第7题:

    5岁女孩,7月入院,诉发热5天,伴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入院1天来抽搐2次,每次持续3~5分钟。入院时体温39.5℃,嗜睡状。脑脊液检查:微混,细胞数720×10/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82,蛋白0.84g/L,糖及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患者的处理中应把好的三关是()

    • A、高热、休克、呼吸衰竭
    • B、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 C、高热、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 D、高热、脑水肿、呼吸衰竭
    • E、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正确答案:E

  • 第8题:

    患儿7岁,7月15日因发热、嗜睡5天入院。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L,多核细胞0.55,单核细胞0.45,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 B、虚性脑膜炎
    • C、中毒性痢疾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E、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女,1岁,夏季发病,因发热3天伴抽搐1次入院。体温39.5℃,神志清,血压正常,颈部略有阻抗。入院当晚出现频繁抽搐,由嗜睡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脑脊液外观清,白细胞100×106/L,多核细胞0.6,单核细胞0.4,糖2.8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700mg/L。外周血白细胞20.0×109/L,中性粒细胞80%。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中毒型菌痢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化脓性脑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女孩,4岁。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小时,T39.5℃,惊厥1次,无呕吐、腹泻。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实验室检查:WBC21.0×109/L,N0.86。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化脓性脑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热性惊厥

    E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患者,男,45岁,发病1天,出现高热、呕吐、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外周血白细胞21.0×10/L;脑脊液脓性浑浊,白细胞4500×10/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蛋白质4200mg/L,葡萄糖1.2mmol/L,氯化物112mmol/L,疑为化脓性脑膜炎

    在治疗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细菌培养
    B.细胞检查
    C.生化检查
    D.药敏实验
    E.涂片检查

    答案:D
    解析:

  • 第12题:

    男孩,4岁。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1,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护士在护理该患儿时重点的监护内容是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B.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C.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D.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E.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答案:D
    解析:
    1.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的严重症状,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护士应针对此三项内容进行重点监护。

    2.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故选D。

  • 第13题:

    3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h,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白细胞8×10/L,蛋白(-),糖3.0mmol/L。外周血白细胞21.0×10/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中毒性菌痢
    C.乙型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高热惊厥

    答案:B
    解析:
    中毒性菌痢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明显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早期可无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不久很快发生反复惊厥、嗜睡、昏迷,休克和呼吸衰竭。夏季是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因此往往需要与中毒性菌痢鉴别,但其起病略缓,进入极期后才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表现,而且很少出现休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缓慢。这些中枢性感染疾病脑脊液均有异常改变。

  • 第14题:

    女孩,4岁。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小时,T39.5℃,惊厥1次,无呕吐、腹泻。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实验室检查:WBC21.0×10/L,N0.86。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化脓性脑膜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热性惊厥
    • 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麻疹患儿疹退后1周,体温又上升到39℃,呕吐2次,抽搐1次,嗜睡,腰穿脑脊液细胞数200×10/L,淋巴细胞80%,蛋白0.8g/L,糖3.4mmol/L。诊断应为()

    • A、麻疹并发高热惊厥
    • B、麻疹并发脑炎
    • C、麻疹并发脑水肿
    • D、麻疹并发结核性脑膜炎
    • 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1岁患儿,夏季因发热3d伴抽搐1次入院。体温39.5℃,神志清,血压正常,颈部略有阻抗。开塞露通便后,粪便镜检显示每高倍视野白细胞6~8、RBC2~3。入院当晚出现频繁抽搐,由嗜睡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脑脊液外观清,白细胞100×10/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糖2.8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700mg/L。外周血白细胞20.0×10/L,中性粒细胞80%。应拟诊为()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中毒型菌痢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化脓性脑膜炎
    • E、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患儿,4岁。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h,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白细胞8×10/L,蛋白(-),糖3.0mmol/L。外周血白细胞21.0×10/L,中性粒细胞0.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高热惊厥
    • C、乙型脑炎
    • D、结核性脑膜炎
    • E、中毒性菌痢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单选题
    患儿,4岁。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h,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白细胞8×10/L,蛋白(-),糖3.0mmol/L。外周血白细胞21.0×10/L,中性粒细胞0.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高热惊厥

    C

    乙型脑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中毒性菌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女孩,4岁。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小时,T39.5℃,惊厥1次,无呕吐、腹泻。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实验室检查:WBC21.0×10/L,N0.86。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化脓性脑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热性惊厥

    E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