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因发现右下肢皮肤蓝色肿块入院。包块面积约5cm×5cm,柔软,可压缩,平卧位时包块缩小,立位时明显,未扪及搏动、震颤。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草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葡萄酒色斑
E、脂肪瘤
第1题:
男,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是( )。A、草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葡萄酒色斑
E、脂肪瘤
为指导治疗,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颅脑CT
B、DSA
C、核素扫描
D、X线
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列哪项是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A、激光
B、硬化剂注射
C、栓塞血管
D、合理的手术治疗
E、铜针留置法
第2题: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A、草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葡萄酒色斑
E、脂肪瘤
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A、颅脑CT
B、DSA
C、核素扫描
D、X线
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A、激光
B、硬化剂注射
C、栓塞血管
D、合理的手术治疗
E、铜针留置法
第3题: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诊断首先考虑为()。
第4题:
女性,3个月。右面部有一约2cm×2cm的鲜红色斑块,高出皮肤表面,界限清楚,压之褪色。诊断首先考虑为()
第5题:
草莓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脂肪瘤
第6题:
A、草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葡萄酒色斑
E、脂肪瘤
第7题: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
第8题:
男性,29岁。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查体: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
第9题:
草莓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