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60岁。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输血100ml。术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至38.6℃,血压95/55mmHg。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发现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下列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A、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和血浆扩容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用利尿药C、不得再进行输血治疗D、使用肝素,防治DICE、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题目

男性患者,60岁。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输血100ml。术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至38.6℃,血压95/55mmHg。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发现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下列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

A、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和血浆扩容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用利尿药

C、不得再进行输血治疗

D、使用肝素,防治DIC

E、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患者,60岁。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输血100ml。术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至38.6℃,血压95/55mmHg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2岁,胆囊切除术后,术中输血 200ml,术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至 38.6℃,血压95/55mmHg,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发现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对该患者采取的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抗休克治疗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C.不得再进行输血治疗

    D.防治DIC

    E.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患者,男性。行胆囊切除术,术后3~6日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5℃。可能是由于

    A.麻醉反应
    B.肺不张
    C.输血反应
    D.感染
    E.外科手术热

    答案:D
    解析:
    手术后患者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一般不会超过38℃,临床称为外科手术热。患者术后3~6天发生的发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再度发热,提示可能发生感染。

  • 第3题:

    女,68岁,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0年,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近1周再发右上腹痛,伴畏寒、发热。体格检查:体温38.6℃,脉搏112次/分,血压84/45mmHg,右上腹可扪及10cm×8cm包块,张力高,局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目前应如何治疗( )

    A.急诊行胆囊造瘘术
    B.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C.急诊行胆囊切除术
    D.急诊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答案:A
    解析:
    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并阵发性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有畏寒、高热。有时右上腹可扪及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若病变未能控制,继续发展,可出现胆囊积脓、坏死、穿孔而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胆源性肝脓肿,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的表现。此题目中的患者即为典型的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伴有局限性腹膜炎和脓毒性休克。治疗原则应尽早手术,因患者年龄较大,且发生脓毒性休克,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应急诊行胆裳造瘘术。故此题答案为A。

  • 第4题:

    患者男性,60岁,进行性黄疸2个月。诊断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发热,全腹剧烈疼痛、腹胀、腹肌紧张,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伤口局部流出清亮液体。
    该患者最可能出现

    A.胆瘘
    B.胰瘘
    C.胆囊穿孔
    D.膈下脓肿
    E.术后急性胆囊炎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男性患者,60岁。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输血100ml。术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至38.6℃,血压95/55mmHg。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发现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下列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

    A.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和血浆扩容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用利尿药
    C.不得再进行输血治疗
    D.使用肝素,防治DIC
    E.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答案:C
    解析:
    溶血反应绝大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以后还是可以继续输同型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