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乃为平人之顺脉也"中,"平人"是指( )
A、平和之人
B、普通之人
C、正常之人
D、不仕之人
第1题:
A、未成熟之人
B、有意识之人
C、社会之人
D、发展中之人
E、生物本性之人
第2题:
“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於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中“似人”是指()。
第3题:
“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悦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中“后人”的含义是()。
第4题: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
第5题:
现实生活中相对常见的栋梁之才是()
第6题:
“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中“赢劣”的意思是()选项:
第7题:
《兰陵王•柳阴直》写的是()。
第8题:
“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中“赢劣”的意思是()
第9题:
高尚之人
杰出之人
高大之人
高贵之人
第10题:
任人以官
为官之人
权重之人
第11题:
衣食粗劣之人
品质恶劣之人
体弱多病之人
处境险恶之人
疏于养生之人
第12题:
一称谦词。我
乡野之人
浅陋之人
边陲之人
第13题:
《论语》中经常出现“君子”一词。“君子”原意为有地位的人。一国之主被称为君主,一村之长被称为里君。在儒教看来,即便是没有地位,但若是“有德之人”,同样可以成为君子。即便是在野之人,能以国家之责为己任,亦为君子。并且,《论语》中也有多处“君子”既可解释为在位者,也可以解释为有德才之人。
根据以上文段,对“君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有地位的人是“君子”
B.“有德之人”是“君子”
C.有地位的人和有德之人是“君子”
D.在野之人也可以是“君子”
文段最后一句“《论语》中也有多处‘君子’既可解释为在为者,也可以解释为有德才之人”是关键句,表明了关于“君子”的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
第14题:
“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中“亡人”是指()。
第15题:
为者、执者是指()
第16题:
“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中“官人”是指()。
第17题:
《庄子·大宗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齐物论》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这里所说的真人、大圣,是指()
第18题: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城也非大楼、()、大街、大道之谓也。一座城市要有大繁荣大发展大文化大精神,就要有大忠之人、()之人、大气之人、()之人,北京精神恰好契合了孕育“四有”之人。
第19题:
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第20题:
平和之人
普通之人
正常之人
不仕之人
第21题:
上中下三等人
上智之人
下愚之人
中庸之人
第22题:
天道纯真
自然纯真
自然正常
天道正常
第23题:
刻苦修行之人
修身齐家之人
隐居山林之人
得道悟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