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约为0.6μm,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进入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个时,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
第2题:
人眼对不同色彩的光的感觉能力是不同的,白天光照条件下眼睛的感光效率在波长为550nm时达到最大值,夜间暗光条件下,最大感光效率的对应波长较白天()。
第3题:
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1/3)π,则此两点相距()
第4题:
人眼观察远处物体时,刚好能被人眼分辨的两物点对瞳孔中心的张角,称为人眼的最小分辨角,若瞳孔的直径为D,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n为人眼玻璃状液的折射率,则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
第5题:
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毫微米,这个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
第6题:
由于车灯照射距离有限,制动距离要求严格,为保证运人途中发现障碍物时能迅速停车,行车速度一般不超过()。
第7题: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R为160km地面上两个发射波长λ为550nm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d为5.0mm,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以m为单位,则为()
第8题:
10m
5m
20m
15m
第9题:
第10题:
4m/s
5m/s
6m/s
第11题:
光的强弱和波长
晶状体的弹性
眼球的前后径
瞳孔的大小及像差
两眼会聚
第12题:
第13题: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R为160KM地面上的两个发射波长为550nm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为5.0mm,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为()m
第14题:
人眼一般状况下对波长为5560A°的()光的视觉度最佳
第15题:
迎面开来的汽车,其两车灯相距为1m,汽车离人多远时,两灯刚能为人眼所分辨?(假定人眼瞳孔直径d为3 mm,光在空气中的有效波长为λ=500nm)
第16题:
倒车灯又叫(),一律装在汽车();用于夜间倒车照明,向人们和()。
第17题:
人眼近点的距离决定于()。
第18题:
夜间会车时要特别注意哪里的盲区?()
第19题:
通常亮度下,人眼瞳孔直径约3mm,人眼的最小分辨角是()。远处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2.0mm,离开()恰能分辨。(人眼视觉最敏感的黄绿光波长λ=550nm)
第20题:
第21题:
2
1.5
1.8
3.2
第22题:
对各种波长的入射光,只要它们的光谱辐射通量相等,则人眼感到的主观亮度相等;
光源的亮度对人眼的光谱光视效率没有影响;
对波长为840 nm的入射光,人眼亮视觉的光谱光视效率小于人眼暗视觉的光谱光视效率;
对波长为589 nm的入射光,人眼亮视觉的光谱光视效率大于人眼暗视觉的光谱光视效率。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