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教师应当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有效的教学评价主体不仅要多元化,而且还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与互动,形成学生、教师、同行、专家、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A对
B错
第4题:
对学生要实行多元化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目前主要的评价形式有()
第5题: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此案例中,对教师的评价采取了教师评价=教师自评×40%+学生评价教师×30%+同事评价×30%的方式,这体现了()。
第6题:
根据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下列对教学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有()
第7题:
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合营参与教授教化评价,这表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第8题: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和教师一样同为评价的主体。
第9题:
邀请学、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第10题:
新课程改革下对于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按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有效的教学评价主体不仅要多元化,还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与互动,形成学生、教师、同行、专家、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A对
B错
第15题:
有效的教学评价主体不仅要多元化,而且还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与互动,形成学生、教师、同行、专家、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第16题:
评价过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第17题:
课程评价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第18题:
在杨师长教师的教授教化评价规划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
第19题:
有效的教学评价主体不仅要多元化,还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与互动,形成学生、教师、同行、专家、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第20题: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新课程中,倡导教师的评价以( )为主。
第21题:
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第22题: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评价方式是()。
第23题: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美术课程只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就可以了
评价的目的就是鉴别、区分好与坏
评价的结果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我们是要从评价中体会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整个过程